雪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節,穿越種田之農婦,雪耶,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才會更加團結。
還別說,被分配到趙家村的人,有不少真是從這裡分宗出去,沒幾天,趙遠山就多了幾個大伯大媽,叔叔嬸嬸,弟弟妹妹還有侄子侄女之類的親戚。
既然連了親,眾人乾脆一道選日子,一起葬此次水患中死去的長輩親戚。
一來隆重,二來也是為了省時間和銀錢。
不要說什麼不孝順,都沒了家業,更沒了糧食,朝廷雖說給了銀錢,也給補回田地還免稅,但是他們的銀子要重新建造房子,還要買糧食撐到明年收糧,這幾兩銀子,真的算不得什麼。
如果家家戶戶再舉辦幾場葬禮,那麼活著的人怕都要餓死,這就是普通百姓的無奈,他們要生存。
也有例外,比如趙遠山,他們世代居住趙家村,父母長輩自然是要入祖墳的,至於葬禮,他同意在同一天。
新搬來的趙家人都能理解,沒道理有祖墳不進,跑去別人家去,須知一般祖墳的風水都是家族中最好,故而一般不給外人進,怕被分了風水。
古人對自身的葬禮比想象中還要來的看中,一般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年紀,便會為自己打造一副壽棺還要壽衣,像趙遠山的爺爺奶奶便都早備好了。
至於他爹孃,棺材得另外買,壽衣則用他們身前穿過的。
“我是不孝子,連爹孃的遺體都沒找到,只能立一個衣冠冢,棺材不能太差。”趙遠山看著只剩下四十多兩的銀子,愧疚道。
買棺材,辦葬禮都要花費不少,這樣一來,之後楊嬋和他的婚禮就要簡單許多。
“百善孝為先,父母養育兒女,不就為養老送終,如今咱們不能給他們養老,總要送好終。”楊嬋沒有半點不滿,這是身為人子最起碼的責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