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節,巨星們的糕點屋,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界限,大家聊了一陣之後倒也覺得投緣。
而且雙方聊了一段時間之後,元鷗就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方城和曾茹這對夫婦,其實在很多方面還是顯得十分,呃,耿直的。
其實真要說起來,搞古典音樂的音樂家們的知名度完全比不上搞流行樂的,圈錢能力也稍顯遜色。
主要還是因為受眾面小,參加的商業活動數量和唱片銷量什麼的也遠不如流行樂,但音樂界普遍有種感覺,就是古典樂的格調似乎永遠都是最高的,有點兒高處不勝寒的意思。
這種高處不勝寒不僅僅體現在古典音樂界受眾面小上,還十分鮮明的體現在搞古典音樂的藝術家們,往往都略宅,在人情世故上也不那麼的敏感這方面。
真的怪不得他們,因為想在古典樂上取得非凡的成就,到達某種程度之後真的需要非同常人的專注力和毅力,心無旁騖什麼的絕非戲言,當事人就真的沒有那些精力去關注外界雜七雜八的東西了。
可想而知,當這群同樣視音樂為生命中的重中之重的人扎堆聚到一起時,這種於常人而言略顯不合群的氣質也就順理成章的被無限放大了。
於是很自然的,在谷毅有意無意的引導下,這場談話就開始朝著他所希望的方向進行下去,連帶著元鷗也一起了解了下古典樂圈中那不為人知的酸甜苦辣。
“古典樂的形勢也不容樂觀呀,”方城喝了口咖啡,臉上露了點愁容,“尤其是亞洲人,本身古典樂的主流起源不在這邊,成長環境就不一樣,首先在理解力和接受力上就先天不足,而且圈內總會有個先入為主的偏見,覺得咱們亞洲人玩兒不轉這個,黃種人想要在這裡面出人頭地,太難了。”
的確,本身不同國度的不同人種在價值觀和理解角度方面就有偏差,那些根深蒂固的東西並不是說你想改變就能改變的了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