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蘋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3節,躍馬大唐,大蘋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事。且不談跟回紇人借兵這件事是否合適,光是壽王抵達靈州後不久便宣佈登基為帝,此時便讓朝野天下盡皆震驚了。陛下雖宣佈退位傳位於壽王,等於肯定了壽王登基的合法性。然而壽王此舉明顯是違背常規,說的嚴重些,這是悍然篡奪帝位之舉。而在此之前,包括我在內的成都百官均不知情,這件事之荒唐可見一斑了。”

崔道遠心驚肉跳,雖然關於新皇登基的不少內情也有所耳聞,崔道遠自己也判斷出這其中的某些貓膩。現在聽王源說出真相來,崔道遠還是覺得驚愕無比。

“這……這也太教人難以接受了,難怪相國會不滿,這件事確實讓人詫異的很。”崔道遠沉聲道。

王源咂嘴道:“本人也不是說壽王無繼承皇位的資格,畢竟他也是皇族血脈,也有登基為帝的資格。但他如此稱帝,雖得太上皇認可,但卻是不合規制的。其餘眾皇子議論紛紛,表示極度的不滿。其如此奪位的方式顯然在未來會引發眾多的紛爭。為了一己之私而置大局於不顧,這是極度自私自利的行為。在我這裡,我雖上表道賀,那也是為了大局著想,太上皇退位承認他的帝位,也是為了大局著想。因為總不能在叛軍未滅的情形下咱們內部首先自己征伐了起來。但這可不代表所有人都認同他的皇位。我可以跟崔翁明言,我便是不認同他的皇位的,還有諸多皇子和文武群臣也是不認同的。所以,要說我和陛下之間有嫌隙的話,這怕便是最大的嫌隙了吧。”

崔道遠點頭道:“原來如此。那麼相國為何當初不推舉壽王為太子呢?看起來正是因為相國推舉豐王為太子,所以才刺激了壽王跑去靈州登基為帝。而且……似乎太上皇也並不屬意於豐王呢。否則以相國率百官進言,太上皇怎麼還會猶豫不決,導致了壽王在靈州搶先登基。”

王源挑起大指道:“崔翁果然是慧眼如炬,一眼便看穿了其中的隱情。關於太上皇的行為,我並不想多說什麼。太上皇這麼做究竟是出於什麼目的,我也不好置評。但關於為何推舉豐王而非壽王為太子的人選的問題,我倒是可以跟崔翁解釋解釋。推舉太子,自然是舉賢為先。諸位皇子誰合適誰不合適,政事堂和文武百官也是經過認真的計議的。幾位皇子之中第一個被排除資格的便是壽王。原因麼倒也簡單。自入成都之後,壽王做了不少不該做的事情。譬如他曾和房琯勾結,挪用我大軍糧餉,差點導致平叛大軍斷糧,引發嚴重的後果。房琯便是因此事被陛下下令誅殺,而壽王因為陛下的庇護而免於責罰。但由此可見,壽王不識大局輕重,恣意妄為的行為,是根本不能成為未來的大唐之主的。從這些事上來考慮人選的話,他被第一個被排除在外也是無可厚非的。”

崔道遠微微點頭,房琯被殺的大事他豈能不知,其中的一些緣由也略有耳聞。當然大多數的言論都說王源專權跋扈,逼迫陛下殺了房琯,自己攫取了相國之位。房琯死前評論王源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言論也廣為流傳。今日聽王源談及此事,崔道遠也算是首次正式從當事人口中聽到關於這件事的描述。崔道遠雖不完全相信王源的話,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房琯確實是該死的。即便王源為了攫取相位而殺了房琯,那也是房琯自己給了王源殺他的忌諱。至於李瑁也在其中摻和之事,崔道遠倒是第一次聽說。

“相國,老朽沒想到新皇登基的背後竟然有這麼多的隱情,相國是認為新皇的帝位來路不正,所以才和新皇之間並不和睦是麼?”

“表面上看,新皇登基是得到了太上皇的支援的,但前後關係是有出入的。所以說新皇的登基有奪權之嫌。這會引發後續的紛亂。我斗膽預言,在平息叛亂之後,便有皇子站出來挑戰他的帝位。大唐的麻煩遠遠沒有結束。況且其引外族虎狼之兵入中原,此舉也是讓人側目的。明明我神策軍就在長安,他卻要借回紇十萬兵馬攻長安,而且是瞞著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當女配手握劇本

熱到昏厥

晚唐浮生

孤獨麥客

淪陷非難[娛樂圈]

泡又魚

獸世重生記

紅色曼陀羅

[暮光之城同人]盡途

毒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