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邊,晚明,柯山夢,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領頭的臺吉也叫不住。
因為登州鎮的影響,歷史已經被改變得面目全非。後金沒能在崇禎六年攻克旅順,反而損兵折將,尚可喜也沒有投降滿清,東江鎮在登萊支援下正在緩慢的恢復,比起原本歷史已經強了很多。後金正處於戰略優勢可能被扭轉的關鍵時刻。要補充旅順之戰的重大損失,搶劫宣大是他們目前最好的選擇。而遼南登州鎮的存在,讓後金遠征的難度大增,而冬季遼海結凍卻是一個很合適的視窗。
在各種因素的改變下,後金入寇的時間提前了半年,原本歷史上的入寇宣大之戰是在七月八日開始,現在成了正月二十一,攻擊路線也從四路變成了三路。後金依然採用了分進合擊的方式,儘量擴大行軍的正面和範圍,以便搶劫更多的人口和財富。與以往一樣,大批的蒙古人隨在後金軍之後,成群結隊的要去打秋風。
“大汗,要不要奴才去找一下土默特的那些臺吉,這實在類似烏合之眾。”薩哈廉望著那些亂糟糟的蒙古人,忍不住在皇太極身邊說著,他們身後站滿嚴整的白甲兵,與那些混亂的蒙人形成強烈對比。
“不是類似,他們就是烏合之眾。”皇太極淡淡道,“但如今還不是約束的時候,去歲在旅順,蒙古各部損失五六千人,各部沸騰,連科爾沁也四處抱怨,我大金使者十一月去喀爾喀和喀喇沁時,不但毫不聽調,還被他們言語衝撞。此次攻略宣大,便是要讓他們得些好處,消弭他們心中的怨氣,就由得他們的臺吉自行管束,若是咱們去管了他們,恐會適得其反。薩哈廉你記住,不同形式要用不同的策略,不必拘泥。”
“大汗英明睿智。”薩哈廉低聲奉承著,他是代善的第三子。雖然不是旗主,但也有自己的自管牛錄,還任著一個不管用的戶部尚書,各旗各管各的錢糧,他這個戶部尚書管著公中的部分,但是怎麼用完全不是他說了算。從旅順之戰後,公中的錢糧基本消耗乾淨,他基本成了光桿司令,每天去衙門房裡面坐一下。
而後面站著的阿巴泰更加清閒。他是工部尚書,每天連坐都不想去坐,多次挨皇太極批評,旅順之戰他損失最重,算是代兩黃旗受了罪。皇太極最近也沒有再罵他,但也沒有給他足夠的補充。
阿巴泰低聲說道:“奴才覺著不約束亦無妨,宣府此地蠻子軍無戰心,上次我等進關之時,我軍一箭未發,沙河堡明國將官便主動送來逃入堡中的三百二十名蒙古人,牛羊上千數。用“乘釁之計”又與宣府大同各地都堂道臺議和,收穫頗豐,可見其地兵將畏我大金如虎,蒙古人進去。亦是我大金兵,諒那些蠻子也不敢擅動。”
另外幾個將領也大聲贊同,面對著這些傳統的明軍,後金各將的信心轉眼又恢復了。攻擊膳房堡的時候也異常順利,明軍一如既往的一觸即潰。攻下膳房堡幾乎沒有損失。
高鴻中在後排道:“大汗於明國諸人皆無防備之時選擇進軍宣大,實乃神來之筆,宣大各明軍望徵旌而逃,此天意佑我大金之證。”
嶽託也大聲道:“大汗事先不知會蒙古各部,到了喀爾喀地方才傳召集兵,雖是外藩人馬來少了些,但那明國一時根本難以察覺,已收奇襲之效,也讓那登州鎮沒有時間援救。”
皇太極微微笑著,對於宣大攻略,他其實在前年就計劃過,從上次入寇的效果看來,宣大的戰力比起遼鎮還差,自從滿桂死後,宣大軍敢與後金兵野戰的就很少了。
張家口的晉商給遼東傳的訊息看來,宣大的邊軍精銳還被抽呼叫於追擊流寇,此時還在山西南部,部分已經追過黃河,所以宣大的兵力很空虛。
對皇太極來說,這次入寇又是孤注一擲,他留下五千披甲人和三千有馬餘丁在家中,其他壯丁幾乎傾巢而出,旅順會在二月中下旬開凍,皮島三月開凍。
所以他最早定下的時間是在臘月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