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三章 兩條船,晚明,柯山夢,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情本官不想多問,日後的事情卻可以幫先生設想一下。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即便今日我與你家主子不交戰,遼東終究不免一戰。世事亦是一盤賭局,高先生若是真的聰明,大可多買一手,也不需做多難的事,每月給這位周大人傳一份後金動向便可。腳踏兩隻船有時容易落水,有時嘛,也更容易保命,多買一手沒壞處,開大開小都能撈點不是?”……

這一個白天登州鎮又派出騎兵逼近後金大營,一些小隊登上北山,從山頂觀察旅順往金州的大道,後金兵派出騎兵迎戰,又派出一批白甲兵進入山地與登州兵爭奪制高點,有兩千騎兵押解著包衣往木場驛撤退,他們攜帶的輜重比來時少了,武備中損失最嚴重的是七門紅夷炮,都是天佑助威大將軍,被放棄在了土牆。

後金兵維持著騎兵優勢,主力依然留守在旅順北面,後金兵的營地控制了可供通行的官道,登州騎兵也不可能繞過大營,登州鎮死死盯著他們,只看他們主力何時動身,不管後金兵如何部署兵力,只要大軍開始行動,在道路上的隊形總會拉長,總會有留在最後的人,而且陣形和心理都是脆弱的。

直到天黑之後,一個情報局的小隊在夜色掩護下送走了高鴻中,在離後金營地四里的地方就遇到了後金伏路軍,看起來後金軍怕了登州的火箭,早早的就派出伏路軍。

高鴻中大聲叫喊著表明身份,情報局小隊馬上撤離,高鴻中最終是否能安然返回,就不是他們的事情了。

高鴻中費盡口舌才說服了幾個伏路軍,由兩名甲兵帶他回營,途中遇到了不少的白甲,其中有鑲黃旗的巴牙喇氂額真,今日後金也派出重兵在野外等候,要收拾昨晚那些囂張的登州兵。

高鴻中剛剛過去不久。曠野上便喊殺聲大作,箭支和鉛彈呼嘯著帶去死亡。那個巴牙喇氂額真認識高鴻中,直接派人領他到了皇太極大營,皇太極的營地更靠近北面,這一趟夜路走了七八里路,前半段幾乎是情報局的人架著他走,後半段則是幾個甲兵扶著走,高鴻中一路摔了無數個跟斗,總算活著回到了後金的懷抱。他回想一日間的境遇,便兩世為人一般。

皇太極早已等得不耐,聽到高鴻中回來,匆匆招他進帳,讓高鴻中坐下說話。

高鴻中一下跪在地上。“大汗,那陳新頗為奸詐,上來便砍了奴才的幾個手下,說要拿去給明國皇帝交差,奴才無法攔阻,有辱大汗顏面,請大汗發落。”

皇太極對於幾個漢人官員並不在意。其實也在他意料之中。皇太極曾與孔有德和李九成深談過,細細理了登州之亂的前後,他對陳新行事作風的理解比孔有德還深入一些,孔有德只是有所懷疑陳新有預謀。但皇太極可以肯定,關鍵點就是那個王秉忠,而後來得到的訊息是王秉忠死於耿仲明之手,皇太極由此判斷陳新的行事風格是謀定後動殺伐果決。喜歡假別人之手,自己則在朝廷那裡裝忠誠。從李永芳打聽到的對付縉紳手段。又可以知道他是更看重實際利益的那種人,名利之間就是取利舍名,從來沒把縉紳生員看在眼中。高鴻中能保條命回來就不錯了,至少說明陳新還願意保持私下的聯絡,死幾個漢人生員不算什麼。至於受辱之時,此時形勢不妙,也不是計較的時候。

“那陳新有何話說?”

“他不承認我大金為對等之一國,只說是建州部亂軍,暫時佔據遼東也不可稱國。”

皇太極淡淡道:“還是明國那些文官的老生常談,此時每次議和之時談及都是無果,他陳新一個武官,難道也講究這個道道。”

高鴻中低頭道:“他只是不準奴才說,後來奴才說是大汗私人帶口信給他,他便就坡下驢,奴才乘機提了條件,便是大汗所說幾條。議和之事陳新既未拒絕,亦未同意,只說奴才都是空口白話,讓我們退的話就要退過復州和繡巖,雙方西面以覆蓋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妙齡王妃要休夫

慕南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喲吼吼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