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五章 糟了,晚明,柯山夢,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聞賢一臉笑容,仔細打量陳新一會,突然一揖倒地,“屬下恭賀陳大人,此一戰若盡全功,我文登營已然雄踞魯東,日後位極人臣當在意料之中。”
陳新哈哈大笑,連忙扶起宋聞賢道:“這都是大夥一起努力的結果,宋先生在京師殫精竭慮,同樣功不可沒。”他在宋聞賢面前也不裝樣子,並不否認雄踞魯東的企圖。
陳新趕緊叫人給他上茶,兩人分位坐了,陳新看宋聞賢衣衫又髒又破,還有少許血跡,關切的問道:“眼下叛匪未除,到處都不太平,宋先生一路可順利否?”
宋聞賢躬躬身子道:“屬下七日前從京師出來的,張大會怕路上不太平,派了三個情報站的好手陪在下同路。到了新城附近便有不少打劫的人,看著都是些無食的百姓。過了青州府過後路上確實亂兵很多,都是從平度這邊逃出的,只敢選些小道走,倒很是遇到幾次險情,還折損了一個人,天幸在平度附近碰到了文登的哨馬,總算是有驚無險的到了,這馬騎得老夫一身骨頭都散了。”
他雖然說得輕鬆,但陳新知道他畢竟是個書生,只帶幾個人必定是危險重重,李九成叛亂把原來的格局全部打破,濟南北部的統治秩序被徹底打破,餘大成前幾日被逮拿進京,官場群龍無首,短時間無法恢復,形勢肯定非常混亂。
陳新眨眨眼睛,“宋先生辛苦了,先生明知此時如此混亂,還要冒險來到登萊,可是京師有何重大事情發生?”
宋聞賢笑眯眯看看陳新,慢悠悠的說道:“倒是沒有特別的事,只是老夫那日思索周延儒上次的提議,忽然想起一事。終夜不得成眠,第二日一早起來便帶人趕回。”
陳新動容道:“能讓先生憂心的,必是大事無疑,請先生不吝指教。”
宋聞賢對陳新的謙遜十分佩服,他是從西門入城,沿途看到不少繳獲物資往北門運送,文登營有強大的練兵體系,一旦有了充足的財力物力,必將發展成一股足以影響北方局勢的力量。陳新還能保持一種謹慎和謙遜,更讓他覺得此子是做大事的人。
他也不再賣關子。收起笑容道:“在下所慮還是大淩河。”
“大淩河?”陳新皺起眉頭,他最近其實頗為得意,連今年動亂的源頭都很少想起,此時宋聞賢一提出來,便覺得自己有些大意。
“建奴至今未曾撤兵,那便說明祖大壽仍在堅守。宮裡面傳來的訊息,皇上已經對孫承宗極度不滿,多次大發雷霆,梁廷棟親自趕往錦州。要求遼鎮剋期解圍。那孫承宗恐怕是不能再等了,最近便要出動遼鎮主力救援大淩河。”
陳新認真的聽著。一邊微微點頭,宋聞賢喝一口茶後繼續道:“吳襄和宋偉前幾次都是帶著不多的騎兵,這次若是大軍出動,想逃便沒那麼容易,遲早又是一次薩爾滸般慘敗。到那時遼鎮精銳盡失,萬一祖大壽再被盡殲,寧錦便虛弱不堪,我擔憂的便是。。。”
“調我去守遼鎮。”陳新沉沉的補了一句,上次的情報上。周延儒也有打算推文登營進大淩河的火坑,但那只是周延儒的希望而已。陳新當時並不太擔心,只需要找呂直和王廷試寫個損失慘重的報告,溫體仁再幫幫忙,就能拖延下去。
但現在情況又有不同,若是遼鎮過於虛弱,京師就在建奴的強大威脅下。山東又沒有了動亂,溫體仁便很難再阻止調動文登營去遼鎮,陳新好不容易打下的登萊田地便失了用處。
陳新輕輕敲著桌子,“宋先生提醒得好。我最近是有些太過關注登萊,如此說來,大淩河似乎還要救一救,宋先生有沒有法子教我?”
“大人日理萬機,我等下屬本就是該盡到提醒之責,只是本分罷了。在下淺見,遼鎮絕不可去。大人在文登披荊斬棘,好不容易落地生根,如今正是要枝繁葉茂之時,一旦離了登萊,多年基業便盡歸旁人。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