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七章 意義,晚明,柯山夢,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官趙宣應命出來,拉過那個百姓到一邊,語氣柔和的低聲解說,表示自己這夥人不是亂兵,是文明之師威武之師,讓那百姓只管搭話,最後還在軍需官那裡臨時拿了二兩銀子給那百姓。
那人心神定下來,低聲回答道:“知縣大人全家都已經被殺了,幾個逃了xing命的家僕回來把他屍首運出城去了,大夥擔心亂兵又回來,不願在城裡久待,剩下的屍體都匆匆埋在院子裡了。”
陳新聽完沒有說話,他們從吳縣一路過來,凡有市鎮的地方都被搶掠後焚燒,冬天失去住所,對很多人意味著死亡,孔有德的亂兵形成了一股新的流民cháo,他們的流向主要是德州府和濟南。沿途的流言很多,有說陵縣昌邑十室九空的,有說知縣投降的,不一而足。
所以陳新一到城外便趕來縣衙,誰知知縣真死了,李九成幹得也挺絕,就憑他敢殺文官,便是沒打算給自己留退路。
陳新在院子裡面走了一圈,知道也打聽不到什麼東西,打算回軍營休整,朱國斌卻急急忙忙的衝進來大喊道:“大人,有欽差到來宣旨,已經尋過來了,說話就到。”
陳新愣了一下,這個欽差膽子還挺大,居然敢此時來前線,連忙吩咐左右擺好香案,還好這些東西縣衙裡面都有,也沒有人會去搶,一群親衛在各屋子七手八腳一通亂翻,很快擺好了香案。
剛剛弄好,一名戴著烏紗的少年宦官就出現在門口,他一看眾人站的位置,便徑直過來對陳新問道:“這位便是陳將軍了吧。”
陳新打量這個宦官兩眼,怕只有十五六歲,但人家畢竟是代表皇帝,客氣的道:“正是下官,不知天使如何稱呼?”他問完眼睛一掃宦官的隨從,竟然發現張大會也在裡面。
那少年宦官爽朗一笑,“果真是雄壯,難怪將軍連建奴都不怕。皇上老說陳將軍懂得體諒聖心,懂得知恩,咱家的名字便和將軍一般,叫作王承恩。”
“王小公公如此年紀便懂這些道理,那是天生的忠骨,下官卻是二十多才明白,要說起來,該是皇上身邊的人跟著皇上呆久了,也沾了靈氣了,否則哪能如此有見地。”陳新匆匆回憶了一下,應該是陪崇禎上吊的那個太監了,只是他沒想到王承恩的年紀這麼小(注:萬曆四十五年生)。
王承恩見陳新會說話,笑眯眯道:“下官還是先宣旨吧,有時間和陳將軍細說。”
待王承恩站到香案前面南而立,陳新先行磕頭拜五次,然後招呼所有人跪在地上磕頭四次,抬頭後跪著聽旨。
王承恩待他們磕頭完畢,展開一幅絲織綾錦的聖旨,寬約半米,長有一米多,並用黃紅藍三sè間隔,這類多sè聖旨一般用於五品以上任命,更低階的才用單sè聖旨,在三種底sè上面還繡著朵朵白sè祥雲,中間是工整的正楷所寫的正文,左右側是篆書所寫“奉天敕命”幾個大字。
王承恩捧著聖旨高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建部跳梁,十載有餘,近更猖獗,妄圖攻東江鎮及我藩屬之國,賴文登營參將陳新於雲從島一鼓擊滅,斬首七百並擒固山額真一人,乃東事起以來未有之大勝,今查陳新向任勞苦,披肝瀝膽,屢獲大功,朕心甚慰。擢升陳新為登州鎮副將,署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授上護軍勳級,散階升授金吾將軍,查得陳新正妻趙香賢良淑德,授三品誥命夫人,蔭一子為錦衣衛千戶,仍管文登營事,併發內帑金一萬犒軍,欽此。”(注1)
陳新一聽還行,這身彌島的好處終於下來了,但沒有多少實質xing的東西,連人頭賞都沒提,發一萬內帑只夠塞牙縫。。
陳新等人按著禮制大聲道:“萬歲萬歲萬萬歲!”,帶眾人再磕頭八次才站起來,王承恩笑著雙手奉上聖旨,陳新小心翼翼的收好。對趙宣打個眼sè,趙宣立馬湊到軍需官旁邊,軍需官立即到一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