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六章 節防禦,晚明,柯山夢,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ps:求一下保底月票。
崇禎六年七月,遼東風雲變色,後金軍傾國而出,源源不斷的軍隊從遼中出發,攻擊盤踞遼南的登州鎮。滿洲八旗共動員近三萬人,其中的披甲人一萬六千,餘丁一萬三千人。除了滿洲八旗之外,還有恢復元氣的蒙古左右翼、烏真超哈和天佑軍,戰兵人數接近三萬五千。
喀喇沁、科爾沁,喀爾喀、土默特等部也派出了人馬,外藩蒙古各部對打遼南十分不情願,但皇太極這兩年打垮了察哈爾,多次利用宗主權處罰那些出兵消極的部落,所以各部還是湊出了一萬一千多人馬。
除開這些戰鬥人員,各部帶領的包衣人數也超過三萬,還有約數萬人負責運送後續軍糧物資,總人數超過十萬。此時的滿洲牛錄約二百四十,蒙古和包衣牛錄約五十,總數二百九十牛錄,正常牛錄大致三百丁口,此次抽丁超過三丁抽一,以後金此時的國力來說,幾乎是空國而出。亦可見皇太極破釜沉舟的決心。
為了威懾遼西關寧軍,皇太極派薩哈廉和碩托領兵五百,在廣寧匯合蒙古各部,然後在錦州城外搶掠一通,遼鎮緊閉城門,沒有出城反擊。大淩河之戰後,祖大壽和後金有著一些私下的渠道,他被皇帝幾次召見不去的事情,瀋陽的親戚全都知道(注1)。
後金兵只是來威逼一番,打壓遼西計程車氣,讓他們不敢乘這個機會出來搗亂。薩哈廉在杏山松山沿途抓到幾百名丁口,趾高氣揚退回三岔河東。薩哈廉來了一趟之後,祖大壽往京師連連報警,聲言後金軍五萬鐵騎大舉進犯遼西。要求朝廷增援,更別提策應遼南了。
遼西一切順利,後金前鋒也順利攻佔金州,皇太極的主力沿著南四衛南下,南四衛旌旗相望,每日行進在路上的牛馬車絡繹不絕,鑲藍旗和正白旗從岫巖方向行軍,恢復了去年放棄的紅嘴堡、歸服堡,並留下人馬防守。每日巡查海岸,防止毛承祿和尚可喜上來打游擊。
皇太極的主力過復州之後,登州鎮的破襲無處不在。皇太極決心堅定,派出大批巴牙喇剿殺登州鎮散兵,這些山林出身的獵人身手不俗。特勤隊又失去金州方面的支援,被迫放棄了大尖山等處的前進營地,往遠離官道的山區轉移。後金大兵壓境,暫時維持了糧道的安全,主力開始源源趕到金州。
金州的前鋒卻焦頭爛額,他們一路挨炸,現在還沒有過南關。陳新選的這個位置已不是原來的哈斯旱關,而是控制現在官道的地方。南關附近山河相連,是十分利於防守的地方,西面的山區還挖了不少的壕溝。阻斷了那些山間道路,附近還有登州騎兵巡邏,後金騎兵不進行土工作業,根本無法越過。
東面是一條河流。沿途有數個墩臺,也駐守有騎兵。並且隨時能得到南關的增援,後金哨騎難以透過,也有少量乘夜步行潛入的後金兵,嶽託希望讓他們去旅順預先偵查,但他們越過南關後才發現,後面還有荊針鋪、木場驛兩道斥候線,他們要去旅順的話,只能翻越山巒重重的橫山山脈,偵查完之後再翻回來,從時間上可能來不及。
朱國斌反而偵查清楚了後金前鋒的兵力,他領著騎兵營和龍騎兵穩守南關,哨騎不斷偵查三十五里外的金州。文登水師已經提前趕到青泥窪和金州灣,在海岸附近遊弋,做出隨時派兵反擊金州的假象,並有部分快速的鳥船在復州海岸活動,不斷派出散兵上岸偵查後金主力動向。
嶽託是急行軍趕往金州,隨軍只有十日糧草,加上金州附近被焚燒一空,他有些猶豫是否繼續強攻南關,顯然南關守軍是早有準備,他們守穩南關,遮蔽後金兵的偵查,使得南關以南的情況依然被戰爭迷霧所掩蓋,但皇太極給他的命令就是圍困金州,或者直抵旅順城下,為大軍開啟通路。
等到東路前鋒一千人趕到後,嶽託帶領五千人馬攻擊南關,朱國斌在南關西側放火,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