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四章 河濱大勝,晚明,柯山夢,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入你媽媽個毛,這股子登州來的官兵不好打。”一臉蠟黃的張獻忠在山頭上張望著,他最初的混號叫做黃虎,便是因為這個發黃的臉色來的。
看陣列看旗號,是張獻忠判斷對方戰力的方法,對面的官兵雖然遭到埋伏,但沒有任何慌亂,他們的旗號比起自己這邊多得多,也顯得十分整齊。
“旺兒,帶老營兩百去督陣,誰退就地斬首。”張獻忠對身邊一個十七八的年輕人說道,“步軍不要跟那些饑民混在一起,讓他們衝前頭,退後者步兵殺之,步兵退後者老營殺之,老營退後者你殺之。必須給咱老子把河邊那一陣衝破,河對面那噠的就不用管了。”
那人雖看著十分年輕,但在戰場看不到絲毫緊張,大聲吼叫著答應一聲,領著身後幾個馬兵衝下南坡,那裡有數百名列隊的馬兵,流寇的人馬組織混亂,來源各不相同,一般五十人成一隊,再上有哨、營等,實際人數差別很大,都由投靠時候的頭領帶著,有多少算多少。如果這些頭領要走,也是帶著兵一起走,聚合不定,所以流寇的頭領往往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
這個旺兒叫做孫可望,在陝西就跟著張獻忠,是八大王的義子,所以又改叫張可望,年紀雖小,打仗殺人一點不含糊,性格少年老成,很得張獻忠的歡心,經常幫著張獻忠令老營馬兵突陣。他在陣前指點一番,很快有兩百騎隨他出陣。來到步兵的陣線後面。
兩萬多流民和步軍鋪滿洹水南岸。其中夾雜著一些大小不一的旗幟,都是流寇中的領隊官,這些人一般是老寇,賊首透過他們控制龐大的流民。這麼大的陣仗對陳新還是第一次,不過對八大王他們是司空見慣。人群組成的浪潮往前緩緩移動,他們沒有陣列。但是勝在人多,自然就有了一個陣勢。
“擂鼓!”張獻忠在戰場上十分從容,流民們打仗就靠著一股血氣,張獻忠對此一清二楚。他原本是往潞安府府城去的。那邊周圍平坦,他準備去看看周圍有沒有其他大股的營頭,聯手一起攻一下潞安府,走到半道聽說曹文詔到了黎城。他不敢再去潞安府,馬上掉頭回了平順,從平順翻過隆慮山到了林縣,這一趟急行軍下來。脅裹的流民散落掉隊兩三千人。
對這些流民,八大王是從來不可惜的。他對這些流民自有一套管理辦法,訣竅就是不能給他們吃飽了。餓著打仗才有狠勁。只需要他們衝過去消耗明軍的火槍弓箭。掩護步軍衝到跟前就行了。
對於面前這股不知所謂的登州兵,他沒有啥印象,掃地王和丫頭子給他介紹的時候,說是有點來頭,丫頭子一邊說這股官軍厲害,又一邊說不是八大王的對手。他這些年打過有來頭的明軍多了,反正都是九邊精銳。那山東還不在九邊之列,雖說打韃子厲害,但八大王也沒見過韃子,所以他也對比不出什麼結果來。
周圍其他流寇的大股也同時響起大鼓,大地毯往一里半之外明軍軍陣移動過去,流寇中的管隊和老賊齊聲大呼,“殺了狗官兵有糧吃,得兵人頭一顆得糧一升,得兩顆升步軍,奪馬者成小隊……”
流賊們亢奮的嚎叫聲驚天動地,他們兩血紅,只要斬殺官兵,他們能在繳獲中獲得給家人活命的糧食,戰鬥就是他們獲得生存機會的通道。長期生活在生死邊緣的這群人,早已沒有了任何道德觀念,他們需要的只是生存,身邊每天都在發生著殺戮吃人,讓他們既漠視別人的生死,也漠視自己的生命,尤其在集體的亢奮瘋狂中,他們一時感覺不到懼怕,似乎人人都覺得自己是戰神下凡,殺官兵就是爭自己的命。
明軍的陣勢則顯得十分安靜,第二千總部長矛如林,陣列森嚴,大陣中間是兩門四磅炮,兩翼是各兩門八磅炮,兩翼側後則是騎兵,左翼一個局,右翼兩個局,耿仲明的百名家丁加強到了左翼,第一總的重武器旗隊則加強到了右翼。
第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