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三章 新督師,晚明,柯山夢,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登州水城內港,一艘鳥船正在緩緩入港,上面掛著一個行邊兵部尚書的大旗,正是新任的薊遼督師熊明遇。這老頭才五十多歲,跟周延儒一樣是少年天才,二十一歲中進士,從知縣幹起,當到兵部侍郎轉南京刑部尚書,官場道道那是門清。
他現在這個薊遼督師的位置,跟袁崇煥當年的官職相同,實職右副都御史,加行邊兵部尚書督師薊遼登萊天津。也是明末的慣例,總督加兵部侍郎銜,巡撫則沒有加銜,一邊就是都察院僉都御使。
原本因為大淩河之戰的影響,孫承宗離職時候提了建議,這個職位在崇禎五年就該取消了,但王廷試和陳新搗騰的那個新三方策又讓這個職位保留下來。朝廷中目前溫派佔據上風,比較重要的吏部、兵部都是溫體仁的人,梁廷棟當時和閔洪學運作一番,希望用個自己人,但皇帝平衡之後,這個職位便順理成章掉到了熊明遇頭上。
不過熊明遇下面有幾個巡撫負責各自防區,不像袁崇煥大權獨攬,
碼頭上等候的人有王廷試等一眾文官,陳新作為朝廷的紅人,站在第一梯隊,萊州府知府朱萬年也在裡面,他馬上要啟程去京師,然後去陽和兵備道上任,那裡也是宣大總督的駐地,原本十日前就該出發,他一直留著等到熊明遇來視察。
一眾登州鎮武官都站在後面,耿仲明和劉澤清等標營將官和他們隔開了一點,顯示除了各自的圈子。不過耿仲明也不和劉澤清說話,他現在名義上掌管著各道路稅收,還有登州城內的牙行,陳新還給他一千兩銀子的商社股份。去年年底分了五百兩。平時王廷試也不過於管束他,呂直更是以收買為主。登州鎮的勢力越來越大,東江鎮的中層將官也大多傾向於陳新,耿仲明也不作其它想法,私下是一心跟著陳新走,幫忙收買東江鎮的人心。對於這個劉澤清,耿仲明是沒看上眼的,僅僅維持著面子上的客氣。
劉澤清現在是標營參將,上次攻打復州時候。他沒有跟著登州鎮一起去,事後王廷試要了五十個人頭,全都給了劉澤清。據說這次去打流寇,王廷試準備讓他跟著一起。
鳥船緩緩靠岸,碼頭上鼓號齊鳴。就算王廷試和呂直不懼這個薊遼督師,面子上的功夫還是要做夠的。
熊明遇有點微胖,下頜一把花白的鬍子,在親兵扶持下走下跳板,王廷試趕上一步扶著熊明遇的左手,熊明遇踏上實地後,笑眯眯的接見了碼頭上的官員。
到陳新的時候。王廷試特意介紹道:“熊大人,這位便是太子少傅,掛平遼將軍印登州鎮總兵陳新。”
陳新正要下跪,熊明遇一把抓住他雙手道:“原來這位便是橫掃建奴的陳總兵。本官在南直便是久聞將軍忠勇之名,今日一見,果然雄壯之士,難怪那新奴酋亦難以討好。”
“大人謬讚。末將慚愧。往日稍有薄功,皆是各位大人運籌之功。末將不過按各位大人方略行事,日後還請督師不吝賜教。”
陳新依然跪下去,等到熊明遇用力向上抬,才站了起來。
然後便是登萊的知府、知縣一級,朱萬年不亢不卑的給熊明遇行禮,熊明遇聽了王廷試介紹,扶起朱萬年道:“朱道臺將萊州守得固若金湯,兇惡如李九成,亦只得望城興嘆。此去宣大任兵備道,亦當精益求精。如今虎墩兔遠遁,宣大口外之土默特已為建奴所有,邊境各處在在需慎之又慎,宣大乃京師之右臂,與我薊鎮互為策應。”
王廷試連忙幫腔,“朱道臺每當大敵,便喜親歷陣前,此去陽和還需謹慎。”
朱萬年對兩人躬身從容回道:“生作奇男子,死為烈丈夫,為國殺奴,吾輩不當如是耶。”
熊明遇撫掌讚歎,拉著朱萬年連連誇獎,就熊明遇管著的地方,便與宣大接界,雖然還有內長城為防線,但宣大的重要性不言自喻,特別在察哈爾西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