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章 邊檢,晚明,柯山夢,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得吹冷,旁邊就衝出一群紅衣短裝計程車兵,揮著兩尺的棍子對著前面那些插隊的流民亂打,十多人頓時抱頭鼠竄,當頭那個逃跑的時候都還抱著粥碗,往後面的人群裡面躲,一邊跑一邊往嘴裡喝著,碗裡的粥都有大半倒在了衣服上。
幾個士兵追著那個端碗的鑽進人群裡面,一路揮舞著棍棒,那些流民原本正要湧上去,此時一片大亂,往兩邊田野裡面跑去,一些婦孺在地上大哭起來。
端碗的那人一會就跑到了末尾,一溜煙躲到了李永芳身後,李永芳眼看幾個大兵追過來,連忙往旁邊躲開,士兵推開幾個和尚,那個流民蹲在地上咕嘟嘟連喝幾口,被燙得張開嘴連連哈氣,士兵揮著棍子朝他背上腿上亂打,他一手捂著頭,另外一手還在端著碗喝粥。
一個士兵去搶他的碗,那流民死死抱著不放,幾個士兵怎麼打也不鬆手,最後被士兵拖在地上拉回了粥棚。有兩個女子哭著去拉那些士兵,給地上那流民求饒,幾個士兵並不理會,直接拖到了後面一處空地。
等到他們走回去,李永芳才鬆了一口氣,差點陰溝裡面翻船。他細細看那些明軍,應該就是登州鎮計程車兵了,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登萊兵。他們穿的大翻領對襟短軍裝,用的不是布紐扣,似乎是銅質的扣子,腰上捆著皮質鞓帶,鞓帶上掛著腰牌,有一個匕首插鞘,腰刀也掛在鞓帶的掛鉤上,頭上則帶著一種軟軍帽,左上臂縫著一個臂章。
“各位鄉親都過來,不要害怕,都圍過來。”一個平和的男聲在那邊響起,李永芳看到一個穿相同樣式黑色服裝的人,高高站在一個木臺子上面,招呼那些流民圍過去。
李永芳幾人跟著其他人慢慢走攏,那人對這臺下人道:“你們是否一起過來的?有沒有領頭的出來說話。”
前排幾個人小心的答應了,那人馬上換了河南口音笑道:“原來是河南來的老鄉啊。咱就是河南來的,也不過來登萊一年半。”
一群流民中嗡嗡的嘈雜起來,這個河南口音頓時就讓他們緩解了緊張,一個女人還在前排大聲問道:“我說大兄弟,你是個啥官來著。”
“我在這裡啊,就是個登州鎮的宣教員,也不算啥官,就是幫著百姓做些事情的。”
那女人喜笑顏開,“嗨。這說著,咱們都是河南來的,為啥那幾個兵爺還那麼兇哩,快把咱王兄弟放了吧,都是河南老鄉。咱們就是投奔來的,日後也互相有個照應不是。”
“當然會放的。”那宣教員笑眯眯的,“不過各位老鄉啊,俺也要跟你們說說,咱們登萊這地方,不比得外面,做啥事都要講個規矩。這裡就是施粥的。人人都有份,又不是搶在前面才有吃,那個王兄弟一來就搶別人的隊,挨頓打也不冤枉。”
流民中的一個老者湊到前面道:“這位官爺。那王兄弟也是餓極了,還請官爺高抬貴手。咱們都是在德州聽了登州的總兵是個青天老爺,說是進了屯堡,能給窮人一條活路。專程來投奔的,請官爺把咱們都安在一個堡吧。”
那邊的那個流民已經被幾個士兵按在地上打軍棍。是一種長得多的棍子,打得啪啪直響,宣教員不容置疑的道:“犯了規矩就一定要罰,這事兒我也做不得主,各位也要記著了,若是怕挨軍棍,就得記牢規矩。至於屯堡嘛,自然會安排大夥進去,不過這兒有這許多人,哪個屯堡都安不下了,只能分到四五個不同的屯堡裡去。”
那老者為難的道:“可咱們都是鄉鄰,又是異鄉人,一分開了還不得被人欺負了。”
那宣教員無奈的搖搖頭,“那就收不了啦,那些堡裡面都安了人,總不能把人家趕出去,各位要是實在不願分開,就在此吃一頓飽飯,調頭回去吧。”
一群流民面面相覷,他們走了近千里路到了這裡,怎能調頭回去,幾個老頭嘀嘀咕咕,看著是族長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