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九章 烏真超哈,晚明,柯山夢,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去年到關寧後也受到多方排擠,但崇禎和孫承宗對川兵十分重視,對他們還是十分關照,同時也有用川軍制衡關寧軍的意圖,把這支部隊當做鎮守山海關的最後一道保障。所以雙方的關係談不上融洽。
秦翼明對祖大壽客氣的說道:“有祖少傅在,此城固若金湯,唯一擔憂,便是建奴強攻不成,改為圍困,誘我大軍來援,奴酋便可在最擅長之野戰中損耗我大明精兵。”
祖大壽讚許點頭,“秦將軍說得是不差的,圍總歸是能餓死,不過奴酋數攻遼西,都是搶了就跑,此次孫大人已令寧錦堅壁清野,建奴無糧可搶,是圍不了多久的,咱還沒餓死,奴兵就先餓死了。”
秦翼明回憶一下以前的情形,也確實入祖大壽所說,建奴從來沒有用過圍困之法,大淩河離瀋陽路途遙遠,看起來建奴可能沒有那個能耐運糧。他在心裡同意了祖大壽的說法,隨即想起一事,“少傅大人,先前督師大人派人告知建奴似已有紅夷炮,是登萊那邊報來的訊息,下官認為,城中需得多備修補城牆的石料。”
祖大壽一聽到登萊兩個字,臉色稍稍一變,周圍的將領露出不屑的表情,他們與東江鎮一向互相不順眼也就不說了,那個文登營的陳新去年公然和祖大壽唱對臺戲,那時他還只是個遊擊,就敢在孫承宗面前和祖大壽吵架,而且佔盡上風,絲毫沒把堂堂關寧軍放在眼裡。
後來文登營靠著灤州和固安的戰功得到皇帝的親睞,遼餉被分了不少給登萊,到現在接近百萬兩銀子,實在是挖他們的心頭肉。
更讓他們覺得不快的是,文登營和東江鎮兩月前在身彌島再建奇功,野戰獲勝並活捉正白旗固山額真,相比起關寧軍只能守城,差距不可道里計。
登萊一旦崛起,朝廷可以依靠的就不止是關寧軍,加上東江鎮和陳新都和關寧軍極不對付,那麼登萊真正成為朝廷制衡關寧軍閥的力量,這才是他們最擔心的。
祖大壽不想提起那個陳新,很快換上笑臉,“秦將軍未曾看過紅夷炮點放,那東西不是奴兵那樣的蠻人會用的。”
秦翼明還要再說,祖大壽不帶他開口就搶先道:“某先謝過秦將軍提醒,咱都記著了,秦將軍護翼大淩河築成,已是勞苦功高,樞輔大人昨日下令要調將軍回保山海關,另調遼鎮一部來此,此處有我遼鎮守著,比不會讓建奴得了好,建奴已是不遠,秦將軍都是步兵,可早些回軍。”
這次孫承宗派川軍目的是在修築過程中護衛,現在城基本修好了,關寧軍認為守住大淩河不成問題,如果能有些首級,他們就能搞成另一個大捷,以此與登萊的身彌島軍功抗衡,表明遼鎮同樣很有戰力,所以他們不願川軍在此分了戰功和田地,祖大壽本人就曾給孫承宗連去了三封信,表示可以把川軍調走了。
秦翼明張張嘴,把想說的話吞了回去,遼鎮擺明是要獨佔軍功,其中有許多虛假之事,也不願他這個外人在場,他雖有些不甘心,但川軍畢竟是客軍,孫承宗又下了令,他對祖大壽等人拱手道別,走下城去。
一個時辰後,一隊隊手持白木長槍或厚重刀劍計程車兵從南門出城,佇列嚴整的往錦州方向行進而去。秦翼明走出數里後,轉頭看看大淩河的城牆,無數的班軍和民夫仍在忙碌,將城牆繼續加固,四周的道路旁邊和山地險要處矗立著大大小小的堠臺,
看起來城防確實固若金湯,但他的心裡始終有種不踏實的感覺,臉上泛起一些憂慮。(歡迎您來,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