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九章 山雨欲來,晚明,柯山夢,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八月十曰,遼東赫圖阿拉東面的一座大山上,不少建州女真正在滿山的尋找野果.

赫圖阿拉是奴兒哈赤建立的第二個都城,第一個都城叫做費阿拉。赫圖阿拉是奴兒哈赤統一海西、東海女真大部後建立的,於萬曆四十四年在此稱汗,建元天命,建立了奴隸主政權後金。

赫圖阿拉周圍山巒如海山高林密,能耕種的面積很少,旅順之戰後建奴放棄了鎮江,東江鎮恢復點力量後便重新佔據鎮江堡,並往北一路佔據了寬甸六堡,赫圖阿拉變成了前線。此時的赫圖阿拉大多還是當年的建州部,還有部分居住在各處山林上的老寨中,但以老弱為多,年輕能戰的大多去了遼中定居,獲得了更好的生活條件。

今年以來到處缺糧,赫圖阿拉也不例外,好在他們還有大山可以打獵和採摘果子,雖然裡面危險重重,但也算有一條生路,但東江鎮恢復寬甸六堡之後,就經常過來打游擊。這些島民本來已經奄奄一息,得到登州的支援後又恢復了元氣。

女真人雖然作戰勇猛,但遼民同樣民風彪悍,東江鎮多年來在鎮江至赫圖阿拉一帶長期作戰,對這裡的熟悉不亞於女真人。東江鎮在毛文龍時代就曾經多次圍攻赫圖阿拉,還曾經偷襲攻克薩爾滸城,現在武備和糧餉得到保證,人數也比赫圖阿拉的真夷丁口要多,女真人對付他們感覺越來越吃力,活動範圍被限制得越來越小,這使得赫圖阿拉的女真人少了很多出來打獵採果的機會。

在林中採挖果子和人參,是這些女真人最常乾的事情,裡面的一些少年還帶著粗大的滿弓,有人手中已經提著一些兔子和禽類。

突然 “嗚”一聲尖銳的鳴叫在山下響起,山上的眾女真人齊齊回頭,山腰又連著發出兩聲鳴鏑。

一名帶頭的老者大喊道:“快下山,下山!”

山上一片忙亂,長輩呼叫小孩的聲音此起彼伏,打獵採果的人爭先恐後的往山下逃去,有些籃子揹簍丟了也沒有人去理會。

眾人在山林中飛奔,他們慣於山地間的生活,雖然其中有不少女子兒童,但這類山林間的奔跑卻不顯得慢。

“東江島寇來了,快回城去!”到了大路上之後,幾名身穿鎧甲的甲兵大聲催促著,眾人往赫圖阿拉老城逃去,一路上不斷有人從山林中加入,在大道上匯成一股逃難的人流。

赫圖阿拉城牆上號角聲聲,周圍各處耕種打獵的人從四面八方往城池逃去,一些人影手執刀槍上到了城牆上。

大部分人逃入城池後,東面的城門立即被關上,這邊還有一些零星的真夷逃來,他們見城門禁閉,只得又往其他方向繞去。

東南面的官道上數十名後金甲兵打馬疾馳,遠處的官道上人潮湧動,其中一面一丈六尺的副總兵紅旗,上書一個大大的“尚”字……

連山關,這個名字威風的關隘其實就是一個坐落在河谷中的堡壘,關城守住了遼南通往瀋陽的官道,這條道路是遼南山區最重要的通道,關城西側則是經甜水井站前往遼陽的官道,這兩條道路使得連山關成為了戰略要地,但關城本身並沒有任何天險可以依靠。

連山關以西是一座海拔九百多米的雄偉大山,這裡便是摩天嶺,在後來的清末聞名天下的摩天嶺,既見證了甲午時聶士成所部的英勇,也見證了曰俄戰爭時可笑的中立。

連山關南門上,上唇留著幾根老鼠須的杜度皺著眉頭,杜度是奴爾哈赤長子褚英的兒子,褚英是被努爾哈赤下令絞死的,不過他的兩個兒子都沒有被牽連,杜度初始就被授為臺及,在老奴的後期還當到了鑲白旗旗主,後來努爾哈赤給把鑲白旗給了豪格,明確兩白旗屬於皇太極父子,杜度就被調去了鑲紅旗,杜度之父褚英和代善是同母兄弟,努爾哈赤按照血緣把杜度調入了紅旗系統,明確紅旗系統屬於代善一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