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奧斯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七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五),篡清,天使奧斯卡,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就是滿腹心事,應付一個清末的老官僚還是沒什麼問題。身居高處這麼些年,接見鄧華熙鄧巡撫的時候,徐一凡應對得輕鬆自如。在李鴻章面前表現出適度的尊敬,但是談到真正的大事,還是表明任何大事的決斷,只有靠他徐一凡。對鄧華熙,他也沒說太多時局的話,只是溫和寒暄,表明他徐一凡是有招降納叛的氣度,但也隱隱暗示了燕京將有大亂,那裡已經不能掌控全國局勢了,最後只有靠著他徐一凡來收拾——一切的一切,他們這些地方官睜眼看著就是…………徐一凡也沒指望靠著舊官僚體系來改造整個中國,建設本來就是一個漫長而艱鉅的過程。他現在要做的,只是代清而立,重新豎立起中樞威權。避免在歷史上今後幾十年出現的分裂內戰混亂而已。至於將來,要做的事情還多著呢。不過都不是眼下頭痛的問題了。
正因為這個原因,對這些願意投靠的地方大吏,還是以籠絡為主。
他也做得很不錯,軍營召見以立其威。言談溫和,禮節下士以慰人心。在湯山軍營把鄧老頭子搓揉一番,又在第一鎮食堂賜宴,隨意介紹了幾個麾下虎將大家認識認識。新式軍官皮靴在鄧華熙面前一磕立正,老頭子就趕緊起身呵腰還禮。
最後老頭子至少面上是心悅誠服的告辭而去——他內心到底怎麼想,徐一凡也懶得管。這等人,沒有創造潮流的能力,最後的選擇,也只有追隨潮流罷了。
真正讓他一直反覆思量的,還是盛宣懷的那封電報。
燕京燕京,各方勢力盤根錯節,各種心思暗自潛藏,都要在這最後的舞臺上上演他們的落幕大戲…………這一切的一切,就是他所等待的。
譚嗣同把持大權,募練新軍的思路,並沒有錯。也是學習他徐一凡一切靠實力來吃人。在這個中樞威權喪失殆盡,實力是一切作為的依靠。可是當香教捲進了這京城政局變動當中,那就不對了。徐一凡也敏銳的發現了這個機會。只要將譚嗣同微薄的掌控全域性能力打掉,所有的一切,都將失去控制,大亂必然發生!而大亂髮生,北方朝廷最後一點威望將喪失殆盡,而他就是天命所歸,收拾殘局的人物!
他派遣情報人員,派遣盛宣懷和楚萬里兩員大將,再加上袁世凱這個自己湊過去的人物。都是為了聯絡幫助一切反譚嗣同的力量。換句話說,他一直在等待譚嗣同的倒下!
譚嗣同,會將怎麼樣倒下呢?
對於他的命運,徐一凡從不看好。以一人之力,身處這個腐朽勢力的最核心。難道還有力挽狂瀾的餘地?他徐一凡崛起,也從來都是從外圍開始,避開這些使絆子綽綽有餘的傢伙,不和他們鬥心眼,純粹以力破局。再借著甲午國戰這震盪天下的時代潮流,才走到了今天!
這場變亂,又會以怎樣的面目發生?歷史已經面目全非了,徐一凡也不知道這場落幕大戲會怎樣上演。
他又能不能掌控好這局勢,讓變亂不會向不可遏止的方向發展,直到將一切都焚燬?
每一種可能,他都要考慮到。更不用說有時良心發現,還要想想燕京城到底會變成怎樣一種血海!
而這個時候,他卻只有耐心等待進一步的訊息傳來。
還有一種莫名的沉重,讓他有點喘不過氣來…………這個歷史上,戊戌六君子的劊子手是他徐一凡…………這種沉重,還無人訴說去!
他反覆告訴自己沒有錯,沒有錯。他的大多數手下,也都認為是理所當然。當那個朝廷對曰本喊出投降的之後,對於試圖延續這散發腐屍氣味的滿清朝廷的人,使用任何手段,都是理所當然!
老子也是個人啊…………靠在回江寧城總督府的馬車車壁上,徐一凡表情就一直很難看。不知道怎麼搞的,就是想找人說說話。
等他回過神來,馬車已經奔行在江寧城裡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