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九章 晴久,絲路大亨,克里斯韋伯,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殿下!”一旁的小姓低聲道,彷彿想要說些什麼。
“退下,所有人都退下!”尼子晴久厲聲喝道。屋內的小姓和侍衛們一愣,趕忙退出屋外。
”該死!混蛋!卑鄙的海賊!”尼子晴久終於爆發了出來,他拔出佩刀,一刀將身後價值萬金的屏風砍成兩段,又將憑几上的明國茶具砍翻,直到將胸中的怒氣全部發洩過乾淨,尼子晴久方才丟下手中的寶刀,盤膝坐下,喃喃自語道:“向周可成表示降服?不行!他肯定會嚴厲的處罰我,否則不足以威懾那些心懷二意的大名,如果一開始我只需要交出石見銀山,那現在恐怕能留給我的恐怕只剩下出雲一國了;就這麼守下去?也不行,人心會離散,在亂世中沒有人會追隨一個不能帶來勝利的將軍;那唯一的出路就是打一仗,只要能打贏,就可以談!那問題就是怎麼打,在哪裡打,才能迫使周可成出兵,才能打贏!”
作為將尼子家推上實力巔峰的家督,尼子晴久並不僅僅是一個一勇之夫,恰恰相反,他對於政治方面有著極高的敏感性。僅僅憑藉已知的少數情報他就做出準確的判斷——周可成這一系列行動的目的並不是摧毀尼子家本身,而是為了打擊尼子家的威望。從日本的歷史來看,公元七世紀中葉的“大化革新”拉開了律令制國家的序幕,所謂律令制國家,即是指使用中央釋出的律(刑法)和令(行政法)來取代過去的習慣法進行統治的國家。透過大化革新,天皇家族從諸多豪族中脫穎而出,成為真正的主宰(實際上天皇這個稱呼也是在大化革新之後才有的),而這些豪族也不得不淪為官僚。但實際上天皇真正掌握實權的時間並不長,到八世紀末期的恆武天皇,原先的律令制度就被廢除了,其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面對關東 蝦夷的軍事壓力,不得不給予貴族更大的自主權,來換取足夠的財力進行戰爭,而對關東地區的征服和開發卻成為了武士階級誕生的溫床。隨著武士集團的日漸強大,以京都為中心的公家政權日漸衰弱,從平將門之亂開始,中央漸漸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從村社、寺廟、莊園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不得不將自己的財產獻給某個強者,換取這個強者的庇護,而庇護者與被庇護者之間就形成了一種特殊的關係。一開始庇護者是攝關、法皇、京都的公卿,後來是源平兩家的貴種,武家棟樑。而源賴朝更是將這種關係推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他保證麾下武士們領地的安堵,這就是將軍對武士的御恩,而武士有義務為將軍服務,這叫做奉公,這就是幕府強大的根源——源賴朝將千千萬萬零散的武士們透過這種權利義務關係組成了一個強大的組織,並藉助這個力量確保武士這個群體的利益,這也是為何後醍醐天皇雖然利用武士們對北條氏的不滿推翻了鎌倉幕府,卻無法重新恢復到古老律令制國家——武士們只是反對北條氏,但並不是反對幕府這一保護自己切身利益的組織。
不難看出,在武士首領與武士之間是一個很簡單的利益交換關係,前者保護後者的權益(主要是佔有土地),後者則為前者提供服務(主要是打仗),在武士首領與武士之間的地位其實是平等的,並不存在古代中國那種神聖的君臣關係。因此一旦首領不能保證下級的利益,那麼這個集團也就無法繼續維持下去。尼子晴久之所以能夠號令多國的武士,是因為他能夠為保證效忠於他的武士們的領地不受到侵害,並在對外擴張的戰爭中給立下功勳的武士更多的領地。但面對蘭芳社艦隊從海上發動的侵襲,尼子晴久即無法阻擋,也無法透過反擊蘭芳社獲得更多的領地給予部下足夠的補償,這無異於撬動了尼子家武士團的基石。
因此尼子晴久的當務之急就是迅速恢復己方在麾下武士們心中的威望,威望這個東西雖然看上去虛無縹緲,就好像牆上的影子,但只要相信的人足夠多,也就擁有了實際的力量。既然無法直接進攻蘭芳社的領地,那麼就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