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兩百一十六章 不速之客,絲路大亨,克里斯韋伯,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不上,他這個也是為了賺錢的!”
“賺錢?”
“當然!”全清笑道:“倭人、南洋還有東番的人最喜歡我大明的蒲草蓆,蘆蓆更是用途廣泛,無論是搭棚子、修屋、鋪地還是倉庫都用得上,草鞋可以給工匠和士兵用。每年估計蘭芳社可以從和我的買賣裡賺不少錢呢!”
“那春天放米,秋天收米,平抑物價呢?”
“呵呵,春天放米是為了收繭,訂購棉花,秋天若不收米,春天哪來的米出賣?”
海瑞的臉色漸漸變得難看起來,低聲道:“原來如此,果然也是個唯利是圖的小人!”
“先生應該是讀書人吧?”全清笑了起來:“這麼說吧,蘭芳社唯利不假,但是圖卻不會,更不是小人。這裡的靠蘭芳社的商鋪工坊有三五十家,工匠夥計有三四千人,其他倚靠他們過活的百姓少說有數萬人,他們雖然賺了錢,可也與百姓有利,可以說是兩全。若一定要說有問題,那就是違背了海禁,可若是他們不違背海禁,又哪來戰船來保護鄉梓,防備倭寇呢?”
“這個倒是無妨!”對於海禁的事情,海瑞倒是不太在意,畢竟海外貿易給並不只是蘭芳社一家得利,還給當地的百姓帶來的明顯的實惠。在歷史上他雖然已剛直耿介著稱,但並不是那種固執到了極點的道學先生,恰恰相反,海瑞有很強的行政能力。他在擔任應天巡撫的其間,親力親為的籌集資金、查詢歷代的治水記錄,親自帶領工匠於實地考察,採取了將太湖之水從吳淞江引至一條叫黃浦江的支流,順黃浦江注入大海,解決了太湖的水患問題,由此孕育了長江出海口的具體位置,所以也有“沒有海瑞就沒有後世的大上海”的說法。像如此浩大的工程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其主持者沒有靈活的手腕和實事求是的態度,是不可能完成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