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一章 真兇是誰,閃電小兵,戰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蕭耨斤失望地嘆息一聲,為齊天皇后沒有被當場射殺而沮喪不已。

看著齊天皇后痴痴的樣子,蕭耨斤忽然心中一動,伸出手去放在她的咽喉上,微微用力,就想一把扼死這強仇大敵,奪去自己孩子的罪魁禍首!

冷冷的微哼聲從身後傳來,蕭耨斤心中震動,回過頭看到羅大成正在目光炯炯地盯著自己,他懷中的興平公主卻仍緊緊地擁抱著他的身體,緊咬嘴唇不肯放開他。

蕭耨斤怒哼一聲,目光越過他們,遙遙看向遠處的皇輦,從那染血的皇袍上看出了遼帝的身形,那多年來與她同床共枕的男人,她怎麼也不可能認錯。

蕭耨斤臉上浮現出複雜的情感,望著遼帝的屍體,許久之後,微微顫抖的嘴唇邊升起一絲淒冷笑容,轉過頭怒視著齊天皇后,恨聲道:“老物,皇帝的寵愛也有盡頭嗎?”

比她大上十多歲,被辱罵為“老物”的齊天皇后,絲毫沒有聽到她的罵聲,只是呆呆地望向前方,遙看著遠處煙塵滾滾的戰場之中,停在煙塵裡面的龐大皇輦上,那具已經流乾了鮮血的魁梧身體,淚水從她慘白蒼老的容顏上,輕輕地滑落下來。

……

遼帝遇刺的訊息傳播開來,整個天下都為之震動。

根據被俘的伏兵交代,設下埋伏、下令他們刺殺遼帝的,是遠在遼國東方邊境處,與高麗交界的渤海國的遼將大延琳,為求反叛的機會,不惜鋌而走險,設伏射殺了遼帝。

在箭雨中倖存的遼國王公聞之大怒,立即公議討伐渤海大延琳。而大延琳得到了訊息,立即在渤海國反叛,斬殺了不肯服從的契丹官員,佔據渤海自立為皇帝,國號稱為興遼。

訊息傳來,遼國文武官員更是群情激憤,大叫著要殺上渤海,將大延琳一家凌遲處死,不留一個活口。

雖然所有罪責都歸於大延琳,但也有人暗自置疑,為什麼遼帝身邊武藝高強的護衛在臨回程時都被調開,而國師也不見了蹤影,難道說在皇帝身邊,還有別的人與大延琳勾結,想要謀害皇帝?

但這些置疑,並沒有人提出。現在的遼國朝廷,許多文武官員都被亂箭射殺,餘下的也都在忙著新皇帝即位的事情,國政差不多陷於癱瘓,縱想相互攻擊也無實據,更無人拿這捕風捉影的事情來說了。

原本在路上、正朝著皇都而來的屯禿古斯與胡懶,聞訊也都放緩了速度,差不多是以遊山玩水的興致在路上消磨時間,似要等著遼國內部爭鬥稍緩時,再看看風色,決定是否還到上京那裡去。

立皇太子耶律宗真為新帝,這樣的事情並沒有讓王公們費什麼心思。畢竟他是長子,而耶律重元也是一母所生的兄弟,如果蕭耨斤不說什麼,也不會有人能越過他,立別人為帝。

至於其他的兄弟,年齡既小,母族的勢力也遠不如蕭孝先那一派勢大,立耶律宗真為帝,可說是眾望所歸,沒有發生什麼爭論。

可是皇太后是誰,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以宰相蕭浞卜為首的一派力主由他的姐姐齊天皇后為皇太后,而蕭孝先堅持讓自己的姐姐蕭耨斤為皇太后,因為她是耶律宗真的親生母親。

遼國的內亂,由此而起。

象這樣的爭論並沒有持續幾天,就由耶律宗真的護衛馮家奴、喜孫出首,控告宰相蕭浞卜與殿前都點檢蕭匹敵合謀,勾結大延琳,圖謀殺害皇帝,導致聖宗死於非命。

控告一出,朝堂立即大亂。蕭孝先已經控制了上京中的大多數兵將,立即發難,將蕭浞卜與蕭匹敵拿下獄中,並上奏耶律宗真,欲拿齊天皇后定罪。

已經被蕭耨斤拉攏過去的群臣,紛紛上奏,指責齊天皇后與兄弟蕭浞卜合謀刺殺皇帝,罪在不赦,須當賜死。群情洶洶,聲勢甚大。

可是齊天皇后反叛,終究是毫無實據之事,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笑看眾禽

煙雲紫東

我家娘子太體貼

扶搖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