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終軍力,閃電小兵,戰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終軍力
茫茫原野上,兩支大軍正在遙遙對峙,蒼涼之風越過荒野疾吹而來,將兩支軍隊的旌旗颳得飄舞拂動,烈烈作響。
蕭孝先率領著遼國大軍,遙望北方華夏國大軍的凜然軍威,心中暗自嘆息,不知此戰之後,天下大勢又將會有何等變動。
他此次雖然率領著二十餘萬大軍,卻已經是大遼國所能拿出來的最後力量了。
在取得了明顯的優勢之後,華夏部力量迅速增長,現在的實力已經徹底地壓倒了遼國。
經過長時間的蠶食吞併,遼國境內各部落望風歸降,大遼國原本遼闊的疆域,現在已經被華夏國吞併了大半,只餘下南部大片州郡現在還處於皇太后蕭耨斤的統治之下,奉新帝耶律重元為主,而北方的契丹部落或降華夏,或尊耶律宗真、別古特等人為主,實際上也與降了華夏國沒有什麼分別,只是稱呼上稍微好看些罷了。
現在,蕭孝先得聞訊息,在統合了各方勢力之後,華夏國的十萬騎兵大軍已經在羅大成的率領下南進,目標直指幽州,而南方宋境內的探報也傳來訊息,宋帝趙禎終於下定決心,派遣將領率大批宋軍集結於邊境地帶,意欲進兵遼國趁火打劫,若是讓他們共攻於幽州城下,只怕幽州無法抵擋這雙方面的打擊,一旦城破,太后與新帝被擒,大遼就只有亡國一途了。
蕭孝先無可奈何,與姐姐商議之後,親自率領所有兵將,北上阻截華夏國大軍,希望能以優勢兵力擊破敵軍,然後回師護衛幽州,哪怕以殘兵對抗宋軍,他也有信心擊敗孱弱的宋人。
可是面對十萬華夏騎兵,蕭孝先卻是一點信心都沒有。現在雖率傾國之兵來迎戰,卻也是孤注一擲,若此時兵敗,就此戰死,也省得再為國事煩憂了。
在他的身後,兵將雖多,密密麻麻布滿大片原野,卻有許多部隊都是陣形散亂,士兵臉上都有緊張恐懼的神情。
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蕭孝先已經召集了所有能找到的兵馬,卻有大批都是當地部隊,戰鬥力並不如何強勁,深入宋境打草谷欺負宋人還可以,若要與天下最強悍的兵馬相比,自然相形見絀。
其中還有大批遼兵,卻是漢人,都是從幽雲十六州中抽出來的守衛部隊,那裡漢人居多,自然有漢人加入軍隊,幫著契丹人打草谷攻擊南朝。此時一同都被拉了來,面對著北方的華夏大軍,許多人都被嚇得面白唇青,知道今日一戰,恐怕自己躲不過去此劫了。
華夏大軍的強勁戰力,天下皆聞。當初在草原之時,就能以屈屈數萬人,消滅十餘萬遠征精銳遼軍,現在聚兵十萬,南下進擊遼國殘兵,本方就算超過他們一倍有餘,也未必是敵人的對手。
在他們的前方,遙遙相對的華夏騎兵大軍,人人端坐在戰馬之上,在狂風吹拂下凝立不動,整個部隊恍如一體,如山般凝重,森寒戰意沖天而起,威壓遍佈天地之間。
大軍前方,無數兵將簇擁之中,華夏之主身披盔甲,勒馬而立,遙望對面散亂的遼軍,面色冷峻,緩緩舉起手來,向前做了個手勢。
馬蹄聲響起,千餘強壯騎兵縱馬馳出陣列,奔到遼軍陣前,放聲大呼,齊聲喊出華夏之主的諭令:只要對面的敵軍能放下武器,跪地投降,就可免除死罪;或降兵不是契丹人,還可以加入華夏部族之中,成為普通的部眾,不必做奴隸。而若有遼兵能夠反戈一擊,不論原來出身何族,都按有功論,加以提升階層,不僅不必做奴隸,還會有更多的賞賜。
這千人都是精選出來的大嗓門的部眾,一批人用契丹語喊完後,又換上另一批人用漢語大聲疾呼,召喚漢人反抗契丹人的暴政,日後在華夏國境內,就不必做低等小民,受契丹人的欺凌了。
喊完之後,又換上一批人,用雙語大聲高喊進行威脅,聲言若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