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節,胭脂,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掃呢。只是……青天白日的,您怎麼趴在我窗戶根兒底下?”
鄉間傢俱俱是就地取材,將木料簡單加工後直接使用的,這一扇窗子少說也得六七斤,可有的受了。
“什麼叫我趴在你窗戶根兒底下!”隋氏頓時像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跳起腳來,“不過是才剛做活掉了釵子,這才滿地找找!”
胭脂長長的哦了聲,只是似笑非笑的看著她,一雙大眼彷彿在說我什麼都知道。
隋氏被她看得心裡頭直髮虛,又胡亂往她屋裡看了會兒,見確實什麼蛛絲馬跡都找不到,這才氣鼓鼓的走了。
胭脂忍不住撲哧一聲,滿是愉悅的道:“您可當心呀,別再掉了什麼。”
隋氏的背影一僵,腳下打了個趔趄,走的更快了。
晚間江志一臉嫌棄的問她額頭上怎麼破了這樣大一塊油皮,又紅又腫怪嚇人的,隋氏實在說不出“我去偷看你閨女,不曾想給那小娘皮算計”的不要臉的話,只得打碎牙往肚子裡咽,含含糊糊的說自己不小心摔的,只把胭脂笑個肚痛。
第4章
鄉間百姓勤勞樸實,每天只要睜著眼睛,手頭都不肯閒下來,女人們多多少少都會打絡子、繡手帕、縫鞋面、做香囊等拿進城裡賣,也是個進項。
胭脂也不例外。
等茉莉花粉乾的當兒,她也見縫插針的繡了不少手帕子,算上前些日子攢的,統共二十來條,就划算著找個由頭進城一趟,把它們一起賣了,順便瞧瞧弟弟。
同樣是繡手帕,人跟人做出來的也不同。尋常鄉間女子往往有些捨不得,只用最常見也最便宜的棉布棉線,然後精心繡上豔麗的花鳥魚蟲,精緻些的往往三五天才得一個。
可饒是這麼著,因材質、花樣侷限,一條手帕也不過十文、二十文頂天。
胭脂很清楚自己的長短,自知女紅天分不佳,便不在這上頭爭長短,勉強打了些個絡子賺本錢之後,便狠心去買絲綢鋪子裡的上等布料,小心裁成適當大小,只挑了書上意頭好的詩詞歌賦,配了簡單的祥雲、結子等紋樣繡上去,既省事又雅緻,別是一番風流。
這麼一來,尋常人費心費力繡一條手帕的空她便能做兩條乃至三條,偏偏又是獨一份兒的風流別致,材質又好,竟引得許多富貴人家也時常採買,他們又不差那麼幾十個錢,一條便能輕輕鬆鬆賣出三四十文!
算下來,雖然本錢多些,可一來做的快,二來賣價高,同樣的時間,胭脂光賣手絹就是尋常村婦兩三倍的利潤,著實划算。
每當這個時候,她的腦海中便會迴盪起母親生前時常唸的一句話:“女兒家多讀些書,吃不了虧。”
是呀,她雖然不能科舉做官,可如今不也照樣因為多讀了幾本書而受益匪淺麼?
做好茉莉粉的當天夜裡,胭脂都高興地睡不著,翻來覆去的掰著指頭盤算:這麼些個茉莉粉,再加上手帕子,說不得也得一千文出頭,扣掉本錢,大半兩銀子呢!
胭脂正琢磨什麼時候開口,這日一大早,江志便舉著一個包裹過來,說:“趕明兒你進趟城,照老樣子賣了,賣的錢換幾個銀角子,再換些銅錢。”
分明兒子就在城裡,可他竟然連提都不提一句。
胭脂知道里面裝的是書,也知道勸也無用,好在家中藏書她早都已背會了,來日再重新默寫出來也就是了。
她爺爺並不重男輕女,不光重視兒子,也很疼愛這個聰明伶俐的孫女,時常捏著她的小手親自教導……
可如今,他老人家珍視的藏書卻已經快被同樣珍視的兒子賣光了,若是泉下有知,不知得氣成什麼樣兒。
小蓮村距離鎮上也有個十幾裡,步行大半日才到,若是颳風下雨、冬寒夏曬便十分艱難。村裡有人心思活,專門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