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3頁,大宋皇商,癸卯年,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練兵。而帥臣的實權被進一步削弱。
同時,禁軍又分為兩種,侍衛皇帝的親兵以班、直為單位,其他則分為廂、軍、指揮、都四級。一百人為一都,五都為一指揮,五指揮為一軍,十軍為一廂。或隸屬殿前司,或是隸屬兩侍衛司。
北宋沿襲了舊制,禁軍中的捧日、天武、龍衛和神衛上四軍,殿前司馬兵驍騎軍、步兵虎翼軍、侍衛馬軍司的驍捷軍,驍武軍等部分軍隊,均有廂的編制,分左右廂。其他番號的禁兵無廂一級編制。也就是說,駐紮在陝西六路的禁軍,最大的編制就是軍一級。
廂的統兵官位都指揮使,按照五百人人一指揮,五指揮一軍,十軍一廂的正規編制,每廂應有兩萬五千人。但實際上卻不足此數,由於廂一級編制的兵力較多,各廂都指揮使的權力較大,故從北宋前期開始,便逐步縮小或廢除廂的編制,廂都指揮使也隨之成為武將的虛銜。而在西北等天高皇帝遠的戰區更是如此。
廂下設軍的編制五代時已經很普遍,宋承襲舊制,仍保留軍一級編制,其統兵官為軍都指揮使和都虞候。按規定一軍有五指揮,共兩千五百人,實際上往往多於此數。尤其是在戰區,為作戰需要,加編軍隊。
一般來說,禁軍兵力都是以指揮使為單位計算的,按規定每指揮為五百人,其統兵軍官為指揮使和都虞候,即是郭景修的官職,但實際人數往往多於規定的編制。在指揮之下,宋軍仍沿用五代舊制設都一級編制。每都一百人,其統兵官馬軍是軍使和副兵馬使,步軍是都頭和副都頭,在副兵馬使和副都頭之下,還設有軍頭,十將,將虞侯,承局和押官等名目的官吏。
而陝西六路所部署的侍衛司馬軍指揮數有蕃落、廣銳三個番號,共計八十二指揮,但由於馬匹數量不足,以及編制不滿的原因,共有騎兵總數十餘萬人。其中駐紮鎮戎軍、原州和秦州的馬軍指揮數最多。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