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9頁,大宋皇商,癸卯年,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ldo;拜北兄的意思是……&rdo;凌陽雲奇道。
&ldo;我給崔二錢,非是因為他跑了腿,而是因為他給王詡下準了一計藥。&rdo;
&ldo;什麼藥?&rdo;
胡洪文詭詐地一笑道,&ldo;就在你送了紅珊瑚的第二天,我就讓崔二故意將茶杯弄翻,然後將事先準備好的模糊不清的紙條遺留在了王詡的公案上。&rdo;
&ldo;寫的是什麼?&rdo;凌陽雲沒想到胡洪文還有這一手。
&ldo;處理掉……原縣……,勿露馬腳。九個字。&rdo;胡洪文得意地繼續道,&ldo;不要以為王詡單單只是貪便宜的貨色,若僅是如此,我拜把兄弟也不會在秦州載了跟頭。送了紅珊瑚,跟咱們稱了兄道了弟,那還不一定能讓他王詡就去原縣幫咱們辦事跑腿。須得有東西引逗著他,讓他想去窺探那裡究竟藏著什麼。&rdo;
胡洪文的話讓凌陽雲渾身一寒,原來自己價值連城的紅珊瑚只是個藥引子,崔二的紙條才是讓王詡去原縣的根本原因,&ldo;那照拜北兄這麼說,王詡從一開始就壓根沒打算上咱們的船,和咱們走一條道。一直都是在敷衍咱們。&rdo;
胡洪文嘴角泛著冷笑道,&ldo;他王詡不僅不想和咱們同船,還想鑿沉咱們的船,讓我兩死無葬身之地。&rdo;
&ldo;何以見得,我兩和他王詡遠日無怨近日無讎,他一個初來乍到的簽判,就敢起動咱們的念頭。&rdo;凌陽雲不以為然,甚至覺得胡洪文一開始就認為王詡擋了他的仕途,所以就出於一己之私對王詡帶有偏見。
&ldo;哼,何以見得?他王詡來知州府衙的第一次我就知道了。&rdo;胡洪文冷橫了凌陽雲一眼,繼續道,&ldo;那天,我讓平老三故意去接近王詡,然後讓他裝作不經意地念出歌謠,讓王詡聽到。&rdo;
&ldo;什麼歌謠?&rdo;
&ldo;錄事狠、司戶貪、司法只能幹瞪眼,走了通判來簽判,蒙知州蔽朝廷,青天白日誰能判。&rdo;胡洪文一字一句地念了出來。
&ldo;錄事狠、司戶貪……這不是說的咱們兩嗎?&rdo;凌陽雲順著唸了兩句,忽然就反應了過來。
&ldo;不是你我還能有誰。&rdo;胡洪文倒是絲毫不避諱。
&ldo;這歌謠誰寫的?哪傳來的?要是被章知州聽到,那還不得出大事啊。&rdo;凌陽雲語氣中頗有些責怪的意思,他此時才聽說,保不準已經傳了很多天了,雖是民間歌謠,沒有真憑實據,但卻是句句屬實。
&ldo;粟穆老弟,寬寬心,這歌謠是我編的,只有你我。還有平老三知道。其他人上哪傳去。&rdo;胡洪文滿臉帶笑,眼神中儘是得意。
凌陽雲聽其如是一說,心頭驟然放鬆了下來,仔細一想,又覺得不對,&ldo;拜北兄,這歌謠歌謠。定然是要傳的,若是他王詡去別處一打聽,不就露餡了嗎。&rdo;
凌陽雲的這個問題提得倒是讓胡洪文很是欣賞,&ldo;他王詡是聰明人,壓根就不會去打聽這個歌謠。即便是他去打聽了,也打聽不出個所以然來。&rdo;
&ldo;為什麼?&rdo;
&ldo;我早就囑咐過平老三。待王詡問起時讓他不要承認。而平老是是原縣人,如今的原縣是什麼樣子?還有誰人能亂跑?能傳歌謠?所以,王詡只能打聽到平老三的來歷和身份,而打聽不出歌謠的結果,這樣一來……&rdo;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