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4頁,大宋皇商,癸卯年,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平老三見王詡很是明理剔透,不再追問,遂想脫身道,&ldo;若是簽判無其他差遣,平老三就去別的地方打掃了。&rdo;
&ldo;你去吧。&rdo;王詡碰了軟釘子,也不能強留,就只能放平老三離開,但是他哼哼的歌謠卻是一直在王詡心頭盤旋不去。
王詡低頭揣摩著平老三的歌謠,低著頭走著走著,才發現前面沒了路,回神一看,卻發現走到了一堵牆邊上,不禁有些失笑。又順著原路走了回去,還未到自己的辦公之地,就看見了崔二的身影,他正跟著一個官吏低頭在說著什麼,時不時地抬起頭來四處張望。
崔二不是跟著自己的嗎?為何和那官吏走得近?王詡想著,和著之前平老三的事,越發覺得不對,是故決心試一試崔二。於是大步走上前去,忽然高聲喊道,&ldo;崔二!&rdo;
崔二被王詡一喊,臉上閃過一陣慌亂,看著王詡走了過來,隨即訕笑道,&ldo;簽判,您怎麼在這裡。&rdo;
&ldo;這位是?&rdo;崔二的表情已經說明瞭問題,王詡的初步判斷也得到了解答,便朝著崔二問其身邊的人。
&ldo;哦,這位是錄事參軍胡參軍。&rdo;崔二忙不迭地給王詡介紹道。
&ldo;在下胡洪文,字拜北。久聞狀元公大名,早就渴盼一見,不想前些日子游知州新去,是故也沒能和同儕公擺接風宴,迎接簽判。&rdo;胡洪文一席話說的有禮有節,處變不驚,絲毫不因王詡的忽然出現而慌亂。
&ldo;邵牧不才,僥倖中第,實不足掛齒。遊知州一事邵牧亦是悲痛銘心,這場面上的事,不做也罷了。&rdo;說起接風宴,王詡忍不住想起了遊師雄,想起了那一場斗酒,心頭不禁悲從中來。
&ldo;王簽判、胡參軍,小的就先告退了。&rdo;崔二說著,就想走。
王詡頓時從情緒中緩過來,眼前的錄事參軍應當是油鹽不進,軟硬不吃,但崔二就好對付得多,尤其是當著胡洪文的面,露出的馬腳也會更多,所以王詡立刻叫住了崔二,&ldo;崔二,我讓你去送的公文都送到了?&rdo;
王詡知道若直入主題,免不得胡洪文擋駕,所以決定繞著彎問。
胡洪文見王詡問起公事,也不好開口,而崔二照實話答道,&ldo;回簽判,都送到了。&rdo;
&ldo;送到了你為何不直接來回稟我?&rdo;王詡繼續追問,他要的就是敲山震虎,給二人提個醒。
&ldo;哦,王簽判,是這樣,我和幾個參軍已經商議好了準備給簽判簡單地置辦一桌酒水,聊表心意,所以剛才絆住了崔二,正準備讓他給簽判捎話去,卻沒想簽判恰好就來了。真是事事趕巧。&rdo;胡洪文巧妙地接過了話頭。
&ldo;是是是,小的正要去給簽判說,沒想到簽判就來了。&rdo;崔二連忙應和胡洪文。
&ldo;簽判可萬勿推辭,這可是同儕們的一點心意。&rdo;說著胡洪文故作親熱地湊來接著道,&ldo;這次可沒有章知州,簽判盡可隨意。&rdo;
王詡心念一轉,與其以官威強壓,吃力地刨根挖底,倒不如和他們走得進些,說不定反倒能起到熱刀入牛油的效果,看看著渭州城的官吏究竟是一番什麼模樣。
王詡裝作猶疑片刻,才點頭答道,&ldo;那邵牧就恭敬不如從命了。&rdo;
&ldo;如是甚好,今日酉時,拜北在德勝樓攜諸位同僚恭候簽判了。&rdo;胡洪文禮數做足,算是很給王詡面子。
王詡既然下定決心要打入他們內部,自然不能倨傲清高或是處處懷疑,&ldo;多謝拜北費心了。&rdo;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