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9頁,大宋皇商,癸卯年,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到如今,商人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原本同一戰線的俞沁尉倒戈,幫著王詡唱白臉,也不得不打碎了牙齒往肚裡吞,心頭倒是恨透了俞沁尉。
&ldo;王簽判有何提議就直說吧,咱們做錯了事,也只得認了。雖說要殺要剮只能聽從簽判。但是還望簽判能給咱們一條活路。&rdo;華金及時地站了出來,一席話說得倒像是說得王詡&ldo;法外施恩&rdo;。仁至義盡一般。
俞沁尉和華金明裡暗裡你來我往,遂將王詡推向了救世主的角色,而和李勉早有勾結的俞沁尉倒是成了千夫所指的物件。
&ldo;我想將七大商號的所有生意買賣統統整合,然後重新分配。&rdo;王詡遂將自己的構想說了出來,最後說完,還笑著道,&ldo;當然,你們不能是東家了,但還能做掌櫃,生意分拆之後,你們選各自擅長的一門生意去做。三年!&rdo;說著,王詡伸出了三根手指頭,&ldo;三年後,你們掌管的生意若是做得好,我王詡把你們手頭各自掌管的生意分一半給你們。屆時,你們再又掌櫃做回東家。&rdo;
王詡依舊是用股權激勵的辦法收攏人心,他要的不是金山銀山,而是北宋能夠綿延千年,中華民族屹立一方,傲視世界的亙古江山!
王詡擲地有聲的話音落下,七位商人包括華金和俞沁尉在內,俱都愣在了當場,他們打死也沒想到,王詡的提議居然會是這樣,六個沒有和王詡勾結的商人早就做好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準備,卻不想會是此等結局。
&ldo;這…王…王簽判,您…您莫是拿我們開心吧。&rdo;七商之首的史晃抽搐著臉,結結巴巴地問出了口,他做了半輩子的生意,也沒見過這麼做生意的人。
而瞭解事情內幕的華金和俞沁尉心中的震撼絲毫不下史晃等人,他們是知道王詡這場豪賭是押上了整個家族的資產,事到如今,卻是又要拱手相送。
王詡淡然地一笑道,&ldo;逐利自然是為商之術,但絕非為商之道。&rdo;頓了頓,王詡的神色變得有些肅然,&ldo;同處戰火連天的西北,將士們在為疆土家園而浴血奮戰,我們是不是也該做些什麼。當然,扛起江山,擔當社稷自然是肉食者為之謀。但是我們呢?若沒有西北,咱們還能叫西商?若沒有大宋,咱們還能叫宋人?&rdo;
說著,王詡豁然起身,端起酒杯,&ldo;盡綿薄之力,為民生立命。此方為商之正道!&rdo;
王詡此番話猶如金石交擊,鏗鏘有力,字字句句擊打在這些從仕無門,只能求財的商人們心中。
從杭州到汴京的種種舉動,再到如今的西北豪賭之後的利益分配,王詡無時無刻不在做著一件事‐‐至上而下,自社會精英階層到普通百姓的潛移默化地變革。
王詡的最終目的,便是在中國這個最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的朝代,將萌芽催生成為真正的成果,進而稱雄世界。
王詡的話在這些心被銅臭腐蝕得猶如一潭死水的商人們心中掀起了一陣微瀾,若是平常有人給他們說教,他們最多也只是當成天橋下說書的,聽上一段子,但是王詡卻是割捨了實際的利益,回饋給他們。
&ldo;啪!&rdo;地一聲,史晃拍案而起,持杯高聲道,&ldo;願追隨王簽判,共榮西北,為民生立命。&rdo;
從拾多年豪情的史晃感染了在座的其他人,眾人紛紛起身舉杯,表明願意追隨王詡。
一席策劃好的鴻門宴,被王詡成功地唱成了桃園結義,緊緊地拉攏住了西北七大商號東家們的心。就此,王詡在西北的初步商業部署宣告完成。
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而復生的李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