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7頁,大宋皇商,癸卯年,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ldo;你不是說你是種田的一把好手嗎?溫度的問題我來給你解決,選一塊水土豐腴的地,儘量種出來。&rdo;王詡嚴肅了神色,不再和丁強說笑。
丁強聽王詡能夠解決溫度的問題,有些吃驚地愣了愣,隨即點了點頭,他想如果有溫度的保證,土地水土肥沃,種出兩季稻子應該不是難事,而且杭州又靠著蘇州,還能去請教蘇州當地出過兩季稻子的農民求取經驗,這事兒應該不難。
&ldo;裴兄,現在分一些做玻璃器皿的學生出來,讓他們趕工,做這樣的玻璃平片出來,要大些,我要在一畝的土地上,蓋一個玻璃房子,給丁強種稻子。&rdo;王詡晃動著手中的玻璃片,若是玻璃房子建成,玻璃能夠投射陽光,就不愁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同時,玻璃房子還有保溫的功效,即便是溫度實在不夠,放兩盆炭火進去加些溫度,同時也能提供二氧化碳。不過,這些高中的生物知識運用到農業上來,還得靠丁強慢慢地去探索總結,不一時間的瞎想就能搞定的。
隨即,王詡將玻璃房子的功效告訴了丁強,同時,也告訴了他自己的一些看法。裴健立刻招來一部分學生,開始著手製作平玻璃。
看著二人急不可耐的樣子,王詡笑道,&ldo;這玻璃製作出來之後,還要考慮怎麼搭建成房子。即便搭建成了,以後能不能種出兩季稻子,都還要探索,我們再去木器那邊看看。&rdo;
隨後三人又去了木器製作的區域,跟在王詡身後的丁強倒是對這裡的東西很是感興趣。
&ldo;裴山長,這東西是什麼?看著像犁,又不怎麼像。&rdo;出身農家的丁強對農業工具算是瞭如指掌。
裴健指著地上的木質工具說道,&ldo;這是改良院的成果,裴某記得公子之前設定改良院就說過,讓改良院盡力地改良農業用具。&rdo;
&ldo;公子你來看。&rdo;說著,裴健走到了木質工具的旁邊,&ldo;這東西叫做坐犁,我們試驗過了。用三丁一天能夠耕種三畝多的土地,還有幾種改良過的犁頭,肩犁、推犁等等,也都要用兩三個人才行。&rdo;
還未等王詡開口,丁強就問道,&ldo;裴山長,現在的犁頭一頭牛加上一個人就能耕種幾畝地,這東西用的人丁多了,可能還不如原本的犁頭。&rdo;
這回輪到裴健有些不好意思了,&ldo;話是說得在理。但是,這東西的好處就是不用牛。也就是,如果耕種的牲畜不夠,人丁又多的話,這東西就能派上用場了。&rdo;
如果恰逢荒年災害或是戰事,牲畜大量死亡或是被宰殺,流民激增,那麼這東西還真是個寶,&ldo;這東西很好,讓編纂院好生地記下是怎麼製作的。&rdo;王詡生怕學生們覺得它不實用而丟棄了。
&ldo;已經著編纂院記下了,工學院研究出來的或是改良過的東西編纂院都不落地記著。公子,且到這邊看看,這裡還有些東西。&rdo;
裴健又領著王詡來到另一個古怪的犁頭旁邊,&ldo;這叫做深耕犁,能夠用於開墾荒田,這犁頭最深能夠入土兩尺,要兩到三頭牛才能拉得動,犁得了地。&rdo;
&ldo;裴山長這東西倒是很好,現在荒地多,流民也多。我們家鄉就有大片大片的荒地。&rdo;丁強不無嘆息地說道。
&ldo;流民為什麼會那麼多?有荒地為什麼不開墾?&rdo;王詡問道,生在富貴溫柔鄉的他出手便是萬貫以計,對民生的瞭解實在是太少。
&ldo;還不是朝廷鬧的,元豐年間王相公執政開始推行變法,青苗法一推,官吏為了完成上頭的交代,強行攤派,取利又高,還要五家互保。地方上的官吏害怕收不上來青苗錢,就讓地主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