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頁,大宋皇商,癸卯年,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了碼頭,王詡和夏桑看著自家的船綱空空蕩蕩地停在碼頭邊,心中說不出的酸楚。王詡從夏淮那裡知道,船綱來去一次,必要滿載著貨物,不然空船來往是要耗費大量錢財的。
&ldo;王公子!王公子!&rdo;
兩句呼喊喚醒了愣著的王詡,他朝著聲音看去,原來是苗闔和丁強二人。
&ldo;苗兄,丁強,一路辛苦了。事情進展得怎麼樣?&rdo;
苗闔拍著厚實的胸脯道:&ldo;滿載而歸,王公子你不知道,雖然木棉難以紡織,但是荊湖、福建、兩廣的土地貧瘠,農戶收入有限,所以只能種些木棉這種耗費人力的東西,畢竟棉織品賣得很貴。&rdo;
&ldo;哦,你們帶的錢夠使嗎?&rdo;
苗闔笑道:&ldo;貴的木棉的紡織成的東西,木棉採摘和種植起來很容易,所以只買木棉就很便宜。&rdo;
&ldo;十萬貫用得七七八八,還剩下一萬多貫錢。&rdo;丁強雖不善言辭,但頭腦卻不笨,他知道王詡走之前把錢交給他而不給苗闔管是對苗闔有防範之心的意思,說以聽苗闔說到錢,他立刻開口接過話頭。
&ldo;剩下的錢你二人分了吧,不用再報細帳了。&rdo;王詡慷慨地一揮手道。他清楚苗闔是愛財的,自己要用他,就必須要給他點甜頭,而丁強和他雖是一同隱匿過通緝犯的&ldo;戰友&rdo;,但也得賞罰分明。
看著幾艘大船上的裝袋的木棉,王詡忽然想到一個扭轉局面的辦法。
&ldo;夏桑,一般我們的貨物到碼頭卸下之後,放在哪裡?&rdo;王詡問道。
&ldo;城東有個儲倉,一般是放在那。&rdo;
王詡問道:&ldo;如今北來的船綱沒有裝載貨物,能不能先用來放木棉。&rdo;
夏桑笑道:&ldo;邵牧哪裡的話,當然可以。&rdo;夏桑回來之時,其父夏陸便告訴了他,王夏分家只是做給外人看的,目前夏家的一切事實上還是王詡的,所以,若王詡有何要求,須得盡力滿足。夏桑知道這些話是不能當著眾人明說的,是故也只能簡單地答應了王詡。
&ldo;丁強,苗兄麻煩二位幫忙卸貨,然後運到城東的儲倉。&rdo;
二人應諾之後,便招呼著船工,開始卸貨。
王詡對夏桑說道:&ldo;咱們先去看看。&rdo;
夏桑和王詡上了馬車,王詡吩咐著馬車慢行,然後才問道:&ldo;邵牧記得你曾說過,絲綢和瓷器的生意,一般是從北方產地裝貨,然後再運銷其他地方?&rdo;
夏桑點頭道:&ldo;是這樣的,但是自從老爺西去,邵牧你病重之後,爹就吩咐我們四人,將手上的生意儘快理清,不要再在北方四處奔波做買賣了,儘快回杭州來。&rdo;
見王詡面露疑惑,夏桑知曉必須要給王詡解釋清楚,否則嫌隙一生,以後恐怕難以解釋的清楚了,而且顧忌著任遠的關係,這話爹是不好說的,只能自己說。
&ldo;按照爹的想法,若邵牧你也西去。王家便無後了,但是王老爺對我們不僅有救命之恩,更有知遇之恩。所以,爹想招我們回來,在東南找尋挨著王老爺祖上的分支或是本家,來繼承王家的家業。一來也勉強算是王家祖產有了傳承,二來也免得我們夏家背負了罵名。&rdo;
頓了頓,夏桑又道:&ldo;我大哥為人性情忠良耿直,是個裝不住話的人。我三弟又是貪玩的秉性,若是告訴了他,難免會說漏了出來。任遠,想必邵牧也知道了。但是哪想我和夏淮還在路上,爹還未來得及說出他的初衷,邵牧就痊癒了。而任遠卻會錯了爹的意,執意和你為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