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節,農門婦,欣欣向榮,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郎便想起了陸超研究的火藥,給碧青寫了信兒。
碧青去年就跟大郎說好,今年來深州住些日子,正好藉著這個機會,三口子就過來了,江婆婆跟冬月冬時都沒讓跟來,來的只有陸超,他是為了試驗震天雷,畢竟東西是他研究出來的,怎麼使喚,得他親自來才成。
炸的是山包一側,只要炸開口子,水能透過去,深州開渠引水的工程就大功告成了,大郎去給陸超幫忙。
大郎心粗,可這時候卻格外細緻起來,因為見識過陸超研究出的頭一個震天雷,知道這東西必須萬分小心。
碧青怕引人注目,第一次試驗的時候,讓他們跑到了蓮花山的後山,那邊幾乎沒有什麼人,即便這麼著,武陵源也聽見了響聲。
碧青沒親眼見識,但大郎從後山回來的時候,整個人傻了一半,大約也能猜出來。從那天起,大郎就算找著事兒幹了,天天往陸超的火藥作坊跑,忙上忙下的,真成了陸超的助手。
碧青也樂見其成,本來這東西做出來就是給蠻牛預備的,他越熟悉震天雷,將來打南蠻的時候越有勝算 。
碧青抱著兒子跟杜子峰二郎坐在桃林邊兒上的棚子裡,這條渠開了,正好從桃林旁邊過,翻車已經裝好,就等著一引水,從這兒一直到深州城下,這片一眼望不到邊的桃林就有了靈氣。
杜子峰有些擔心的看著碧青:“雖說這個小山包並不大,可也是山,上頭都是石頭,不用斧鑿,還能用什麼法子?”
斧鑿?碧青笑了:“杜大人莫非想效仿愚公移山嗎?”
杜子峰苦笑一聲:“你就別打趣我了,這些日子為了這個小山包,我都要愁死了,要是我有愚公的本事就好了。”
碧青不禁看了他一眼,見果然憔悴了很多,皺著的眉頭,都成了一個川字,整個人比起年前見的時候黑瘦了很多。聽二郎說,杜子峰這位知府大人很少在府衙裡坐著,大多時候都在下頭跑。
深州的普惠寺開工了,真不能小看老和尚的號召力,在冀州的普惠寺外貼了告示,說要在深州建普惠寺募集善款。
那些善男信女紛紛響應,只要來普惠寺上香的都會額外捐一筆善款,少的少娟,多的多捐,冀州府有錢人家大多禮佛,這一說是蓋廟,都想做功德,沒幾天就募集了三十萬兩銀子,加上深州那些有錢人舍的,整整五十萬兩銀子,蓋一座普惠寺綽綽有餘了。
碧青一早說好的,把自己該得的那份拿出來,給深州的百姓購置優良的麥種,已經分發下去,一開春就種到了地裡,如今三月,出了一層青蔥蔥的麥苗,瞧著就叫人喜歡,只可惜離著井遠的那些,來不及澆水的就有些發黃,有些地裡因為缺水,斑斑駁駁的麥苗出的亂七八糟。
碧青抬頭看了看天,萬里無雲沒有半點兒下雨的意思,不禁嘆了口氣,記憶中深州總是這樣的大晴天,雨水稀少,以至於地裡收不上糧食,老百姓不得不往外逃,雖說故土難離,可怎麼也得先保住命再說。所以,這渠必須開,還得快,不然,今年的麥種怕要糟蹋了。
想到此,問杜子峰:“聽王興說去年深州的番薯有了收成。”
杜子峰道:“番薯不挑地,抗旱容易種,只不過離井遠的,收成還是不好,有些地方,番薯苗不等長就枯死了,好在番薯產量高,即便旱地,一畝田收個千八百斤的也不難,加上朝廷發放的賑災糧米,去年這個冬天,總算熬過去了,說起來,就數著你家的地收成最好了。”
碧青道:“桃林也是樹,自然聚攏水土,守著桃林的地即便旱,也不會旱的沒收成,加上有井,人手也多,水澆的勤,收成自然好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