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薇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6節,賢德妃,八月薇妮,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免也讓文安王惴惴忐忑,不明真假。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微服的趙宗冕毫無動靜。
就連京城內發生了數起駭人聽聞的朝官被殺兇案,他也並沒有返回。
文安王雖然隔得遠,卻顯然是個掌控全域性的人。
他深知朝廷中的有些老臣,並不滿意趙宗冕,而且當初泰和殿風波發生的時候,鎮國將軍等,就曾跟他暗通款曲,有些私下聯絡。
只是後來趙宗冕納了幾名朝中大臣之女入宮,其中便有郭將軍之女,鎮國將軍跟文安王之間的關係才疏遠了些。
後來郭家之女更升了賢妃,又有了身孕,那會兒文安王便知道,郭將軍不會再是自己的助力了。
但這不代表鎮國將軍從此就對趙宗冕垂耳攢蹄、俯首稱臣了。
恰恰相反,賢妃有了身孕,卻讓鎮國將軍有了另外一個契機。
假如賢妃所生的是個男孩子的話,那麼,這社稷江山,倒還是有放手一搏的機會。
恰恰就在這個時候,太子被擄劫。
皇帝下落不明。
文安王知道,鎮國將軍如果要動手,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機會了。
只可惜先前林西閒言之鑿鑿,說趙宗冕賭氣離宮,且隨時都可能回來,一時把鎮國將軍給駭住了,不敢輕舉妄動。
但是紙裡包不住火,京內連生事端,皇帝卻毫無音信,再加上顧恆離京……
就彷彿有人將玉璽放在了鎮國軍的鼻子底下,絮絮善誘。
文安王當然知道郭將軍的心意,所以他暗中也叫人推波助瀾地做了一些事。
比如安插在雁北軍裡的細作。
又比如鎮撫司裡的那具屍首。
以及京城內四處散播的皇帝已死的流言。
文安王畢竟很瞭解尹西園的作風,知道他心思縝密,一旦出手,絕不會毫無所得。
所以他一早就懷疑宗冕出事了。
那具屍首,也是他扔出來探路的。
鎮撫司將屍首帶回,秘而不宣,這已經算是一種心虛的姿勢了。
文安王一舉兩得,一是為了確認趙宗冕的生死,二,是給郭將軍報信——讓他放心,同時提醒他,皇帝已經死了,正是動手的良機。
文安王遠端窺伺,本以為鎮國軍會跟雁北軍有一場轟轟烈烈的交鋒。
到時候他們兩股勢力拼的你死我活的時候,文安王自然可以從中行事。
可沒成想,敲鑼打鼓,風雨欲來,籌謀等待了多日,傳來的訊息,卻是郭將軍自求辭官,獻出兵權。
這簡直如天方夜譚,令趙宗栩無法相信。
***
兩位幕僚不敢出聲。
頃刻,文安王按下雜亂無章的種種頭緒,轉而問道:“北境那邊也沒有訊息?”
旁邊一人道:“聽說北蠻的進攻十分順利,已經兵臨絳州城下,如果絳州城破,再穿過合谷關的話,以他們的鐵騎之能,只怕不出半月就能直奔京城了。”
文安王哼了聲:“既然如此,是不是仍沒有皇帝的音信?”
“半點音信都沒有。”
文安王才微微釋然地一笑,道:“很好,由此更可以確認了,西園臨死所傳的訊息是真,也虧得林西閒他們能想出那樣的煙霧,連本王幾乎都相信了。”
“接下來,王爺想要如何行事?”
“如何行事?自然是入主朝堂,”趙宗栩躊躇滿志道:“宗冕若在,我尚可忌憚,但他如今生死不知,又何必顧忌太多。”
幕僚遲疑:“但是皇上臨去之前,安排了顧恆關潛等人掌管朝政、如今顧恆雖然已經離京,但鎮北軍也握在了關潛手中,再加上有雁北軍在,只怕我們的兵力難以跟兩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