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節,拿起我的手術刀,希早,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他三刀之外,我連碰都沒碰他一下。”
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許珍對警察做筆錄十分配合,“雖然我是恨不得他馬上暴斃,但我真的沒有殺他!如果兇手真在我們四個人之中的話,我覺得周行海的動機最大!”
周行海就是那個遊戲主播,他是第一個被排除了嫌疑,旦現在又在許珍嘴裡聽到周行海和吳德有深到不可調和的矛盾。
但看周行海提起吳德時的表情,一點也不像跟吳德有仇的樣子。
“吳德雖然對外說他欠了周行海幾千塊錢沒還,實際上把筆錢是他偷周行海的。”
“周行海有個習慣,他喜歡把所有卡的密碼都設定成一樣的數字,有一次我們不在家,吳德將周行海的卡偷走,將裡面的幾千塊錢取出來,一個下午就用光了,那筆錢,是周行海的奶奶的救命錢,因為這筆錢被偷,周行海的奶奶沒錢看病吃藥,最後死了。”
“如果說最恨吳德的,應該是周行海。”
案件又進入僵局。
目前兩個作案動機最大的人,都有不在場證明。
辦案刑警將目光重新放在那對情侶身上,因為案發現場發生了火災,從案發現場能提取到的有價值的線索少之又少,所以口供非常重要。
不過警察破案也不是光憑口供,我國《刑法》規定,口供可以作為證據,但不能成為定案的依據。
“我賭兩毛錢,兇手肯定是周行海。”肖思北輕聲道。
電影套路都是這樣,看起來最不可能的就很有可能是兇手,這樣才能在揭秘的時候造成強烈的反差。
趙之意點頭表示贊同。
電影還在繼續,鑑定科在案發現場找到了新的沒有被火災毀掉的證據——阿德是被一個一把摺疊椅重擊後腦勺造成顱內出血,而椅子上只有一個人的指紋:許珍的。
鐵證如山,許珍承認了,“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氣不過,所以拿椅子砸了他,我走的時候他還好好的,我不知道會把他砸死!”
許珍的表情不像說謊,那說明她離開的時候阿德的神志是清醒的。
放火的人還是沒找到。
經過一系列的反轉反轉再反轉,四個人相互指認其他三人是兇手,真相與謊言交織,警察抽絲剝繭般還原出阿德被殺的真相。
群租房裡的四個人中,除了許珍,其他三個人都是兇手!
周行海是殺人計劃的制定者。
那對情侶是放火的人。
肖思北感嘆道:“林宗衡太牛了,誰能想到兇手居然有三個人!”
電影結束,趙之意看到後面的演員列表。
導演:林宗衡。
編劇:林宗衡。
她心道:是很厲害。
*
《藍色醫學》第三期節目在正月初八那一天播出。
第三期的主題是:急診。
相比其他科室,急診科的人流量更多,醫生更忙碌,節目組在急診科蹲守三個月,拍到的素材很多,最終決定將在金南市第一人民醫院拍攝到的素材分為上下兩期。
急診內容的第一期,是在救護車上展開。
而第一個主角,是韋小惠。
距離韋小惠的事情已經過了將近半年,但趙之意還是記得很清楚那一次搶救的情況。
透過節目的鏡頭,趙之意看到了韋小惠墜樓的現場情況。
對染紀錄片裡給一些血腥的畫面打了碼,但還是能看到鮮紅色的血從韋小惠的身上流出來。
原來田醫生他們到達現場的時候,韋小惠還有意識,她費力地睜著眼睛,眼神裡有者十分強烈的求生慾望。
田醫生道:“還有呼吸和心跳,趕快送急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