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節,拿起我的手術刀,希早,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使。”
第44章 《藍色醫學》第一次上線……
《藍色醫學》第一次上線更新了兩期,以後保持每週更新一期的頻率。
第二期的主題是:新生。
第二期的鏡頭聚焦的是婦女兒童醫院的兩名產婦。
第一個產婦姓馮,節目組給她打了馬賽克,馮女士今年42歲,是高齡產婦,在生這胎之前,她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她肚子裡的這個孩子是她的第四個孩子。
現在四個孩子的家庭已經很少見,大多數家庭都只剩一兩個小孩。
馮女士之前的三個小孩都是女孩,老大已經二十歲,老二十五歲,老三十二歲。
因為是高齡產婦,馮女士的這一胎懷得不是很順利,因為她之前幾胎都是剖宮產,這一臺胎兒的胎盤十分不巧生長在子宮下段以前剖宮產的疤痕處,是前置胎盤外加胎盤植入。
她是產科裡最危重的產婦,孕20周時,她開始見紅,是先兆流產的徵兆,便一直住在醫院保胎,現在胎兒已經滿30周。
她對肚子裡的孩子十分重視,因為老一輩的人說,她這個肚子是尖的,肯定是個男孩。
“我們農村人,就想要個男孩傳宗接代。”
馮女士摸著肚子,鏡頭裡的她渾身洋溢著母性的光輝。
螢幕上,彈幕突然增多,變得密密麻麻。
—家裡有皇位要繼承啊?
—她的三個女兒也是倒了八輩子的黴才會投胎到她家。
—都42歲了還生個小的,以後怕不是讓三個女兒幫帶孩子?
—農村就是這樣,明明家裡窮的要死,為了生個男孩,孩子一個接一個地生,結果就越來越窮。
—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養豬。
馮女士想要在醫院保胎到小孩足月,在馮女士的孕周滿32+4周的那天,護士巡房發現馮女士子宮大出血,血浸透了床上的護理墊、沿著床墊的縫隙流到地上。
馮女士被送進手術室,行緊急剖宮產手術。
胎兒很快取出,醫生看了眼胎兒的性別,“是個妹妹。”
剖宮產手術是腰麻,馮女士是清醒的,她不敢置通道:“醫生,你們是不是弄錯了?”
怎麼可能又是女孩?
醫生剪短臍帶後,將小孩抱到她眼前,“看清楚了啊,是個妹妹沒錯吧?”
馮女士如遭雷擊,“怎麼又是女孩?”
“女孩怎麼了?!”這一整個手術室的醫生護士算是女性,聞言頗不贊同道:“現在都什麼年代了?生男生女都一樣,女孩男孩都是寶,咱們可不興重男輕女那一套!”
—醫生說得好!
—這種人一心想要生個男孩,醫生就算跟她講大道理她也不會聽進去的。
—樓上正解。
真正嚴峻的考驗是在取出孩子之後。
由於胎盤深深地紮根在馮女士的子宮肌層裡,還是兇險的中央前置胎盤,取出孩子不到兩分鐘,此時馮女士身體內的血竇是開放的,她的子宮瞬間湧出大量的鮮血。
手術室中的氣氛瞬間變得嚴肅,主刀醫生用手按住出血點、上止血藥、打縮宮素,但都沒能止住馮女士體內血液的流失。
最終,為了保住馮女士的性命,醫生徵得家屬的同意,切除了馮女士的子宮。
—老天有眼,馮女士這輩子都生不了男孩了。
—生孩子太危險了,日常恐婚恐育。
—哈哈哈哈,對重男輕女的人最重的懲罰就是讓他們這輩子都生不出男孩,電影都想不出這麼絕的結局!
後面搶救馮女士的時候,麻醉醫生已經給馮女士上了全麻,所以她並不知道自己的子宮已經被摘除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