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節,拿起我的手術刀,希早,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梗的老太太,今年90歲了,一年前因為腦梗入院,留下偏癱的後遺症,家屬因不想伺候老太太,便將老太太扔在醫院。
趙之意他們能怎麼辦?總不能將老太太就這麼趕出醫院,110也打了,記者媒體也報道了,但家屬死活死活不肯將老太太接走,將醫院當成半個養老院,床位費還比養老院便宜,自此22床就成為了老太太的固定病床。
“22床的家屬已經連續兩個月沒有交費了,現在已經欠費2000塊錢了。”
“我早就猜到了,你看那家人巴不得老太太趕緊死了然後分遺產呢。”
“這欠的兩千塊,到時候又要從咱們工資里扣,韓老師,您是她的管床醫生,到時候您得扣好幾百塊錢吧。”
“扣就扣吧,22床的藥已經開不出來了,小安,你找找以前腦梗出院那些病人是不是有謝沒把藥帶走,你看看那些藥過期沒,沒過期就把藥給22床的老太太吃了吧。”
“這人如果因為沒藥吃死在這裡,我看家屬估計要訛上我們醫院。”
近幾年醫療環境的確越來越差,暴力傷醫的案件頻發,在醫院外面拉橫幅擺花圈燒紙的事趙之意也不是沒有見過,所以醫生變得越來越謹慎,做什麼治療都要家屬或者病人簽署一堆的知情同意書規避風險。
有時候錯不在醫院,但家屬覺得錢花了,醫生沒有還他一個健康的家人就是醫院的錯,你說這哪裡說理去?
如果醫院能做到讓每一來看病的人都健健康康地走出去,那醫院乾脆改名叫起死回生院算了。
趙之意回到她的診室,繼續看病。
“醫生,我最近老是流鼻血、剛剛睡覺又流了一次,還有點頭暈,你說我是不是得白血病了?”
這次的病人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她的鼻子裡塞著一張餐巾紙,白色的紙巾下隱隱透著紅色的血跡。
趙之意讓他伸出手看了眼他的手指甲,再看了看他的舌苔,最後叫他把塞鼻子的紙巾取下,用鼻窺鏡觀察他鼻腔中的情況,刷刷在病歷本上寫下一般人看不懂的病歷以及初步診斷,“你先去做檢查吧,是不是白血病做完檢查再告訴你。”
病人滿臉忐忑地走出去,閆萱娜說,“老師,我看他的症狀,應該不像是白血病。”
“嗯,確實不是白血病,”不是經常出現無故流鼻血的症狀就是白血病,也有可能是秋冬天氣溫乾燥、上火,導致鼻出血,“但以我的經驗判斷,如果不讓他做個檢查,把資料擺在他面前,他估計也不會相信的。”
所以說做醫生難,有些經驗豐富的醫生一眼就能大概判斷出病人是什麼病,但以防萬一,還是要做檢查確認一下。
不過有時候檢查開得多了,病人又會覺得你亂開檢查亂收費,這中間怎麼把握住那個度,都是靠經驗積累出來的。
要培養出一個合格且優秀的醫生,需要耗費很久的時間與精力,天分、努力也缺一不可。
趙之意給病人開的是血常規檢查,檢查報告半個小時前就出來了,如趙之意所預料,病人的各項指標都十分正常,血小板、白細胞、血紅蛋白都在正常範圍內,基本排除了白血病的可能。
甚至從血常規報告上看,這個病人比趙之意這個醫生還要健康。
“你的身體很健康,經常流鼻血可能是因為最近天氣乾燥,上火了,我給你開點清熱降火的藥回去吃兩天就好了。”
“好了,出去繳費吧,交完費用去右邊走廊盡頭注射室對面的急診藥房取藥。”
“下一位!”
……
過了凌晨五點,急診科又開始忙碌起來。
趙之意在診室裡似乎聽到外面有人爭執的聲音,急診科發生爭執是很常見的事,大多數時候是病人和家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