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0節,一品駙馬爺,春溪笛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昀現在才幾個月大,他們已經隨時準備撂擔子不幹了,想想還真有點罪惡感……
謝則安說:“等趙昀長大了,我們一起出海看看。”
如果有言官在這裡,謝則安肯定會被唾沫星子淹死,不過趙崇昭嘛,聽到這個訊息後自然是一千個一萬個贊同。
兩人商量好了,仰躺在床上說著閒話。
不知不覺星斗西移,謝則安迷迷糊糊地進入夢想。趙崇昭看著謝則安安詳的睡顏,心裡前所未有地平靜,曾經那永遠蟄伏在心頭的恐慌和憂心,似乎一下子離他遠去。
朝中很快又熱鬧起來。
耶律衍的歸降來得讓所有人措手不及。虎頜關前發生的那一幕,並沒有穿回京城。對於許多邊關人來說,那是一個僅屬於他們虎頜關的故事,不足為外人道。
端王代表恭王等人隨耶律衍一起進京。
等他們到達京城,已經錯過了春暖花開的時節。只不過夏季也有夏季的美,四野山嶺都覆上了蔥鬱的綠意,大地彷彿穿上了綠色的衣裳,往哪兒看都是青翠滿眼。
耶律衍帶著無數草原上的財富前來。即使朝中最頑固的“守舊派”,此時此刻都忍不住露出開懷的笑容。
趙崇昭召見耶律衍,謝則安隨行在側。耶律衍抬起頭打量著自己曾經想除之而後快的“謝三郎”,心中不免有些驚異。這“謝三郎”實在太年輕了,年輕到讓他無法相信端王會對他有任何別的想法。
在端王心裡,這大概就是一個比較處得來的後輩吧。
而且不像,真不像——一點都不像他所瞭解到的那個運籌帷幄、步步為營的“謝三郎”。
四人坐定,趙崇昭問起端王日後的打算。耶律衍替端王回答:“我們一起往北走,清掃完顏族的人。”
謝則安望向端王。
端王靜默良久,才輕輕地說:“是的。”
送走耶律衍與端王,趙崇昭便計劃著去行宮避暑。今年邊境無戰事,入春後又風調雨順,朝中沒什麼特別要緊的事兒。是以趙崇昭剛開口提了這個想法,姚鼎言和徐君誠就答應了:“陛下是應該好好休息一段時間,若有要事,我們自會去行宮求見。”
趙崇昭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不若姚相和徐相也一起去,底下的人有要事大可直接去那邊商量。”
姚鼎言和徐君誠心中感動,商量過後答應下來。
於是這個夏天,原本在御書房和政事堂處理的事情都轉到了行宮。看著修得極為漂亮的避暑行宮與周圍四通八達的驛道,眾人心裡有了新的感受。這行宮和道路都沒有花國庫一分一毫,全都是商賈自發為趙崇昭修建的,每隔十里,都能看見道旁立著涼亭。涼亭外豎著漂亮的石碑,石碑上刻著精美的文賦,處處都叫人舒心。
落日西移,餘暉爛漫。姚鼎言讓謝則安跟在身邊,沿著行宮外的驛道走走停停,走到一處涼亭外看完了石碑上的文賦,轉頭對謝則安說道:“你這個點子還真用開了。”這碑文是源自於《旬報》的“徵文”,而文賦底下設計著精緻的紋理,把一批修路商人的名字寫在其中。若是遇上個迂腐的窮酸書生,肯定會因為自己的文賦和商賈並排在一起而暴跳如雷,不過在謝則安的力邀之下,許多大儒主動出面參與。
連這些“文壇巨頭”都接受了,再有人反對也只會被人嘲笑氣度太小。
有了這麼個好開局,不少地方都已經修好了四通八達的水泥路。
謝則安從來不會居功,他誠摯地說:“全靠先生支援。”
姚鼎言也給他家鄉寫了一篇賦。得知有他的文賦,出錢的商賈多不勝數,他們那邊連最山路崎嶇的村子都修好了路!
姚鼎言說:“這是好事,當然要支援。”
兩人正要再往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