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4章 那也是百萬人的市場,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明離不開海貿,但海外諸國各壞心思,如此,欲穩定海貿,必要時就要進行戰爭。”

“也有人說,朕徵日本乃是衝動之舉。”

“日本有數百萬人口,他們即便穿戴不起絲綢,也有夏布、棉袍可以賣給他們。”

這句話他算是答的對上了路數。

姜雍說他有些才幹,看來是不假。

朱厚照心情略微輕鬆,開玩笑說,“夏布和棉袍他們當地也有的,難不成人家之前都不穿衣服麼?”

“他們主要穿的是麻布,棉布較少,絲綢就更少了。”

這是指出他的錯誤,但朱厚照是在思考這句話背後的含義,他眨了眨眼睛問,“你調查過?”

“是,臣……臣想,陛下若有時間,可否容臣詳稟?臣自數年前就已經在思索此事了。”

“好,朕給你個機會,你說。”

邢觀強自鎮定,他用袖口中藏著的手狠狠捏了一下自己。

疼!

疼完之後就是清醒!

像是忽然之間,他變了個臉色,不再那麼緊張慌忙。

“陛下,臣自就任寧波口岸總管以來,便一直在想,要如何才能將更大規模的商品賣出。絲綢、瓷器雖然也很好,但這些好東西都太貴,哪怕是富裕之國,也最多隻有一成的貴胄用得起,甚至一成都不到。那麼剩下九成多的人呢?他們的生意誰做?

所以臣便想,最好能有一種商品,要便宜,讓大部分人承擔得起;要人人需要,所以需求才大;最後還要易於運輸。譬如紅薯等食品就不是很好,因為食物容易變質,而除了吃,便是穿,所以臣想到了棉布。

棉布,顧名思義便是由棉花製成的衣物,在元代以後,大明就有這樣的技術。但大部分人還是穿麻布、葛布,麻、葛雖然有氣乾爽、舒適排汗這些優點,同時也有質地粗糙、紋理粗狂、不夠柔軟、刺激面板很不舒服這樣致命的缺點。這些缺點,棉衣恰好都沒有。”

邢觀最後一句話說的極有特點,字字強調,彷彿成竹在胸。

朱厚照則略微有些震驚,他第一次聽一個大明人和他講產業發展,“……棉製成品恰好符合你說的這三個要求,便宜、需求大且易於運輸。”

邢觀再講,“不止如此,臣還專門去研究過棉花。棉花一物在太祖高皇帝時便已推廣至全國,而且棉花適應性強,中原、北方地區大部分都有種植,所以原料來源廣泛。其次棉花耐寒,耐澇,乾旱與多雨都能生長。還有棉花生長週期短,大約120天到150天就可成熟。”

他的發現應該不算是偶然。

因為到了明朝後期,棉紡織業確實成為一種主導產業了。

它各個方面都沒有明顯的、致命的缺陷,它不主導誰主導?

實際上工業革命也是從棉紡織業開始的,因為它需求確實太大了,是個人都得穿衣服。這種巨大的市場,刺激著企業主想盡辦法提高產量,各種創新也就來了。

而現在,邢觀的話提醒了朱厚照,如此一來,他就可以用政府的力量對產業發展進行扶持和培育。

“看來姜雍推薦得人,你確實是個人才。”

邢觀心中大喜,“臣不敢當陛下讚譽。”

“邢觀,這件事朕交予你來做。你說的對,不管怎麼樣日本也有百萬人口,那也是百萬的市場,但你剛剛也說,大明也有許多人穿麻布,大明的市場更大呀。”

邢觀現在輕鬆了,“那樣當然更好,商業一事,不怕要的人多,就怕沒有人要。陛下放心,臣既領了陛下的旨意,就一定全力促成此事。”

原料、運輸、製作、銷售……

朱厚照已經在想,巨大的市場刺激出現在這裡或許會讓改良織機的契機出現在大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