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0章 納諫,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是有可能的。

王華語重心長的說:“臣不是要揣測誰,只不過有的時候賞其太多,不一定是好事,或許也會害其不淺。”

朱厚照微微沉吟,“朕確實也不想看到那一幕。”

“那老臣建議,皇上可暫時按下此心,人有生老病死,陛下也比靖虜侯年輕的多。”

這話就是體現一個老如狐的臣子心思了。

作為皇帝有時候要固執,有時候要聽勸。

他當然是更想激勵人心一點,不過做些平衡似乎更加理性。

王華的意思很簡單,周尚文會死的,你一定要給他這麼高的評價,可以在他死的時候給,急什麼呢?

“嗯……”朱厚照摸著下巴來回轉悠,“但是朕是想傳遞一個訊息,告訴世人,朝廷以及朕一定會銘記為國征戰的將士的功勞。”

王華又追上回:“陛下,這樣的話,那些戰死沙場的人更應被銘記啊。”

朱厚照最後的‘心理防線’被攻破,他言辭懇切的衝著王華說,“那就依禮尚之議。是朕略顯急躁了,禮尚的安排更顯謀國之大。”

王華不敢承受這樣的話,雙臂一抖,“此臣職責所在也,況且陛下聽聞納諫,虛懷若谷,是仁君風範。”

朱厚照想了想,說:“那就這樣吧,這次除了祭祀先祖,禮部也組織一個烈士碑的紀念儀式,朕親自參加,並且以禮部的名義訂立法度,從今往後,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任何人不得有辱沒烈士及烈士碑之舉,違者,斬!!”

王華立馬行禮,“皇上聖明!!”

其實他們這些老儒臣,對天子並沒有太大的意見,雖然皇帝也有些武斷強勢,有時候也會苛責於人,但是武斷歸武斷,並沒有人真正說過皇帝從來不聽臣子意見。

國家大事,不是天天都打打殺殺的,也有很多平常的民生之事,或是像今天這樣的商議,只要臣子能說服得了皇帝,給出足夠的理由,皇帝是會聽的。

甚至可以說,內閣管著大部分的朝務,閣老的意見天子都會聽,只是碰到是否出兵、是否辦什麼大案這類事,天子才會乾綱獨斷。

不過楊廷和到是挺意外的,兩人離宮之後,他衝著王華深深行禮,說:“實庵公,以公為先,此番謀國之語,確實令人敬佩。”

王華自然知道他說的是什麼。

王守仁和今天的周尚文一樣,他也有機會得皇帝此番殊榮。

那是他的兒子啊。

但是為了國家、為了大明,王華全力相勸,促使皇帝不要那麼激進,這不是以公為先,又是什麼?

甚至於楊廷和都覺得,王華之所以能勸成,這也是重要因素,要是他來講,還不一定是什麼結果呢。

王華則仍然自謙,“哪裡哪裡。”

古時候為免資訊傳遞有誤,似這種重大的捷報都會有幾路人馬來傳遞。而自那日之後,後續的訊息與先前捷報無半點差距。

所以此事為真幾乎已經沒有異議。

自此後,天子祭先祖,列新疆,封武將,宴群臣,大明的正德十年似乎比以往都更為恢弘。

朱厚照則因為王華的高風亮節而想起王守仁,他本來是要明年親征的,不過因為日本國之事,計劃有變。

這樣的話,他就不能再等了。

王守仁經營河套多年,明蒙的實力已經使得那邊不需要一個這麼厲害的人物了。

所以他想著將王守仁調回來。

一趟江南之行,讓朱厚照對禮儀二字有了重新的認識,而歸根結底這屬於文化建設,它看似捉摸不定,但卻非常重要。

在軍事、經濟都發生變革的江南,似乎也該需要一個人對他們進行思想解放,否則就該上下失衡了。簡單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