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0章 缺德的一招,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他是不在意的。

包括,這個時候如果他同意楊一清就這麼致仕走了,那麼大體上文官會在各種文章詞句之中編排他的不是,一份惡名是逃不掉的。

他深吸一口氣,“楊閣老,你既是三朝老臣便知道,君前不可戲言。你當真要棄朕而去?你該知道朕是什麼脾氣。”

楊一清心中更痛,天子對他並不客氣,而且話風一轉立馬就是‘棄朕而去’四個字。

“啟稟皇上,老臣當然明白,老臣說的正是心中所想。”

“好!”

朱厚照轉身,壓著聲音說:“都已經正德十年了,朕做什麼一開始沒被反對過?海禁開馳之時,說大明沿海百姓易受倭寇侵擾,結果呢,大明水師現在在海上追剿他們!

清理軍屯也說九邊震動,怕生出不忍不之事!什麼不忍之事?不就是起兵造反?讓他們來好了!朕豈會怕了他們?當初若非朕堅持,屯田籽粒、邊軍戰備能有今日的光景?

諸如此類,徵韃靼、西北、日本,哪一樣事不被反對?平日都說皇上聖明,但是到了大事當前的時候,偏又各種說朕糊塗、說朕被矇蔽!你們捫心自問,從洪武到正德,天下的隱田是不是持續增加?土地的兼併是不是愈演愈烈?!百姓的負擔是不是更為繁重?!朕做這些,難道就是為了收幾個稅?早日收了這份心吧!朕雖不是秦皇漢武那樣的千古一帝,但也沒有狹隘短視到那樣的程度!”

但朱厚照講這一番話不是單純的為了發脾氣。

尤其是‘從洪武到正德’之後的三問,這是權力之爭沒錯,但對錯不能輕易讓給他。

要讓人知道正德皇帝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楊閣老,朕再問你一句,你當真要為此致仕?”

王鏊覺得有些不對,皇帝是什麼都幹得出來的,並不受任何規矩所束縛,這個時候這樣問就是最後的機會。

而且不要說你嘴硬,不好改口,你的嘴硬,難道皇帝軟姿態的來和你講好聽話?

“陛下!”王鏊略微焦急的講,“楊閣老一時衝動,且他本身就是心直口快之人,還請陛下息怒。”

“朕沒有問你!”

楊一清握緊了拳頭,他心中自問:難道這就是最後的結局了嗎?

一邊這樣想著,一邊叩下頭去,“請皇上成全老臣。”

朱厚照臉色忽然平靜下來,他不再有任何的憤怒了,連神情也放鬆下來,“那就…照你所言。”

按照道理來說,楊一清為國辛勞多年,並且原先也是立過大功,哪裡能不念舊情?

但還是那句話,他當皇帝至今,到底是不是刻薄寡恩的君主自有公論,王炳最後的結局也擺在那裡了。而且就算要送他這四個字,他也無怨無悔。

“臣叩謝皇恩!”

楊一清心中酸楚。

朱厚照也同樣不開心,而且他要破除致仕背後的利益邏輯,楊一清既然已經得罪了,那就破罐子破摔。

“你這個謝恩朕不知是真是假,朕也顧不上了,因為朕當這個皇帝就是一定要恢復大明的國威。

還有很多年前朕就說過,既然心有不滿,棄朝廷而去,那往日恩情不必再提。藉著你這個事,朕要給吏部定個規矩,從今往後,因個人原因主動遞交辭呈,乞求致仕的,若要再起復,推薦之人要說明原因,同時獲得吏部尚書,內閣閣員一致認可,最終交朕批准。若是沒有聖旨,擅自任用,那朕要找吏部的麻煩。”

王鏊心中一嘆,果然如此,這就是他想到的,正德皇帝眼裡哪有什麼規矩?一切的規矩都是他定的規矩。

朱厚照捏準了這些人的痛點,動不動就要辭職,不就是顯示自己抗爭一下,博個直名嘛。

有利可圖,所以才會趨之若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