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3章 英靈永在,永鎮山河。,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部分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要麼是老婦帶著孫子,要麼是妻子帶著兒女,他們手捧鮮花,到這裡放下,說上幾句話,然後離開。
每日都是這樣,可能來的人不一樣,但沒有哪一天是鮮花不更新的。
不過有一天有些特別,因為烈士碑前來了一隊人馬,轎子光鮮亮麗,一看就不是尋常之人。
百姓們不敢靠近,只敢遠遠看著。
楊一清雖然年紀已經大了,但到這裡他不該繼續坐轎,所以每一層階梯都是他自己爬上去的,邊上只有他的兒子楊質庵扶著他。
楊一清沒有家人在朝為官、更沒有人從軍。
這一趟他是為了紀念自己當初的好友。
他曾任三邊總督,也是與韃靼打過仗的,手底下曾有一參將名為左和,曾經救過他的命,但最後不幸戰死。
楊一清無比虔誠,他在碑前自言自語的說:“左兄為國殞命,幸得聖天子在朝,有此碑,望左兄能在九泉之下含笑。”
說完以後他叩首再拜。
臨走時,望著一個一個登梯祭拜的人,楊一清若有所思。
天子此事行的方正,雖然營造石碑費了不少錢財,不過能讓那麼多人在此心懷憂思,也算是一樁功德事。
為國戰死被上上下下的人所紀念,當然會更加激發前線將士計程車氣,同時有天子主持,這也是一種榮耀。
大明百年來的以文抑武,似乎已經不存在了。
楊一清自己都能感覺到,因為皇帝的支援,不少勳貴現在也開始重溫‘舊日時光’了,他們一手拿著從海貿上分得的銀子,將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一手安排家中子弟進入軍中,贏得戰功。
而在朝堂之上,以成國公為首,又支援天子進行各種各樣的軍事活動。此外,像新封靖虜侯、平海伯和威寧伯這都是在朝堂上能發出聲音的勳貴。
正德十年的氣氛,已經和當初完完全全的不一樣。
“閣老,回府還是去內閣?”
“去內閣吧。”
“是。”
楊一清越來越明白了,天子是又要文治、又要武功,文治方面自然是百業興旺,武功則仍不止於目前的疆界,這其中的紐帶就是先前提到的產業二字。
到內閣的時候,關於這兩個字的會議正在進行之中。
他從門外徑直走進去,見到眾人迎接他,他直接擺擺手,“繼續。”
是少府顧人儀在講,他說:“……發展產業無非是三個環節,種植、製造、售賣。前兩個都好說,棉花不夠可以買,工廠不夠大,少府可以出資擴建,關鍵在於一定要能賣出去。將來,我等與陛下稟報,這肯定也是其中的關鍵點。”
“顧少府可有良策?”
“在下已經命人試製了棉布,在內陸雖說商業氛圍不濃,不過幾個大城仍然有一定需求,再者,在下以為能否向陛下申請,將棉布列在此次西域貿易使團的外銷物品之中,試一下。”
是的,天子已經在籌備向西域派遣兩路人馬。一路是修築、擴建城池的人,那裡要進行漢化建設,語言是一方面,其實建築也體現了一種文化,所以周尚文很缺這種人。
另外,天子要向西域派遣貿易使團,將大明的茶葉、絲綢都帶過去,想辦法換回西域的戰馬。
商路通了,那就做生意,各取所需,商路不通,周尚文再他媽給老子打。
楊一清聽了幾句,隨後說:“要不要請平海伯也在南洋試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