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8章 紅薯入京(二),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都叫他番薯,孟父,你快與陛下稟報。”

說話間,朱厚照已經自己走下去拿在手裡看了起來。

紅色的、橢圓狀……的確是紅薯。

“好啊!好啊!你們幾個可算是立了一大功!”

一聽皇帝說這話,三人都有些面帶喜色,能讓皇帝高興,少不得一番賞賜。

其實所謂的種紅薯,拿這個就可以種了。

他小時候是在農村長大的,還去鄰居家的田裡偷挖過。

不知道這個時代的人是怎麼種植的。當時他在農村,父母和爺爺奶奶輩會把這個東西先收在地窖裡過冬,以免紅薯被凍壞,到了來年開春,大約也就是這個時候,氣溫在十幾度,就種到地裡進行培育,然後它會長出綠色的紅薯苗。

等紅薯苗長到30到50厘米,就剪下來,插到已經開墾好的地裡,再之後等到九月份、十月份就可以收穫了。

當然,紅薯的種類繁多,我們國家又幅員遼闊,所以有的在春季種植、有的在夏季種植。

這都不是關鍵,關鍵在於紅薯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最為顯著的就是耐旱、耐貧瘠、產量高,不挑地形,即便在山上也能種植。

從正常年景來看,一畝地種紅薯能產2500到3000公斤,也就是徐光啟所記錄的‘一畝收數十石’(明朝一石是150斤)。其產量是一畝稻田的十幾倍。

但,這個事呢要分兩面看。

第一,指望紅薯一到,就養活全國人民,那是開玩笑。

因為紅薯的熱量很低,不管你吃什麼東西,人體總歸是需要熱量的,紅薯的熱量只有大米等穀物的三分之一,土豆和玉米基本也是和紅薯一個水平,說得直白些,紅薯吃得再多,80%是水,那有什麼用?

所以不談熱量,只談產量,這是耍流氓。

另外紅薯沒有油,吃多了肚子容易脹氣,也就會導致一種情況,額,就是拉不出來……

所以即便紅薯後來成為一種‘美食’,但始終不能成為主糧。

因而想象中依靠這個推平全世界,更加不可能。其實在真實歷史中,紅薯在隆慶、萬曆年間已經傳入中國,到了萬曆後期以及天啟年間,官方都有記載陝西、河南、南直、山東、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各布政使司已經普遍種植紅薯。

但是,它並沒有能拯救流民遍地的大明朝。

從這個維度來說,人禍永遠是最大的問題,生產力很高的工業國家一樣有饑民。

不過話又說回來,

在溫飽仍然是個大問題的時候說紅薯口感不好、吃多了泛酸一樣是耍流氓。是完全不能理解災民所說的一種矯情話。

對於淪落到啃樹皮的人,能吃上這個就是升入天堂。

對於活在溫飽線上的百姓來說,大米、小麥之外如再種植一點紅薯,可以解決青黃不接的問題,甚至可以節省一點主糧進行儲備或是售賣。

對於整個國家來說,多出一種可以吃得食物,那總歸是好事情。

繼而就可以大大緩解如今尖銳的社會矛盾,老百姓穩住了,他推動各種各樣的改革措施、即便激進些也不會造成地動山搖的後果。

能夠養活更多的人、能夠增加社會的彈性,這是它的意義。而不是覺得它不能一直吃或者不能依靠它吊打全世界就認為它根本沒有價值,這屬於二極體思維。

所以在朱厚照的眼中,紅薯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戰略作物。

而此時,他正捧著,這個他前世吃都不想吃的東西,現在要小心對待。

“陛下,不必……不必如此。”孟櫻開了口,不夠不確定自己講得這話是不是得體,話到最後顯得底氣不足。

“為何?”

“因家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