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4章 守望,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真正的殺招,在於任命顧人儀這樣的知府。
以他的政治敏感度當然知道,一旦顧人儀這種臣子在這種檔口、走到順天知府這個位置上,那就是不死不休。
但朱厚照只能這樣做,河北農民大起義就在這幾年。說實話,當初顧人儀的奏疏還是讓他有些震撼,他只知道民牧害民不淺。後來一想,如果退出民牧老百姓還是活得那麼慘,那麼這種人地矛盾得突出到什麼地步?
中國的老百姓,但凡有稀粥喝都不會殺官造反。
而對於顧人儀來說,天子的心意他摸清楚了。老百姓的困難,他也看清楚了。他當然會不死不休。
皇上的田都退了,你們他媽的憑什麼不退田?
正兒八經買的,那沒話說,可要都是正兒八經買的,北直隸現在應該是樂土,而不該是人間煉獄。
宮裡的旨意倒也快的。
皇帝這邊說,那邊就有人去傳。
王鏊也告辭出去了,但他不是回家,而是去內閣。
當初,劉健願意去山東,那是幾番操作、再加上劉健本身也有劉木頭的稱號,願意踐行做官為民之心才得以促成
實際上一般內閣的首揆不太可能再去一省當個布政使,這和麵子有些關係,更主要其實也是政治。
但凡有一點史觀的人都清楚,出仕為官啊,往上走確實難,但更難的是往下走。
千百年來,當大官的人很多,但好好落地的人,極少。
就像此時,內閣閣老這種能量的人,要打倒他會有很大的風險,相當於是摸老虎屁股,所以一旦他真的出現頹勢,那就要打到底。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啊。
不把他弄死,留個半死在那兒,萬一立個什麼功,或是皇帝消氣了,再把他弄回來當閣老,作為他的對手,你說鬧心不鬧心?
這個道理,劉健、李東陽這種人自然都明白。所以要退,就退回老家。
那種時候政治對手一般會顧及一些自己的名聲,再加上你顯得無害,老得不能動了,反而安全些。
對於劉健來說,他還好,因為他身後是李東陽和謝遷,這兩個人不會天天羅織罪名陷害他。
可李東陽和謝遷就沒那麼好運了。兵部尚書王炳明裡暗裡的推動一些事情,他們能不知道?
包括這次爭銀子,雙方之間有些矛盾,如果他們退而不休,王炳就會如鯁在喉。
所以他們倒沒想過走劉健的老路,
直到王鏊表達這個意思。
兩個人都沉默了。
王鏊也不客氣,他與謝遷本就是好友,繼續勸說,“我聽聞山東今年的稅賦是漲了的,希賢公我也見了,倒比往年顯得更加精神些,與之交談,多是農桑之事。陛下至今也覺得,當初這份安排頗為巧妙,甚至有幾分自得。千百年後,這份君臣之義也是一段佳話。我實在想不出有什麼不好,怎麼你們兩位都沉默了?”
謝遷回道:“濟之,不管是我還是賓之,當官多大從不是我們的追求。”
“這我當然知道,我也相信。”
李東陽則問:“濟之要入閣了吧?”
王鏊一愣,“此事還要看陛下的意思。”
這還有什麼好看的。
當初要不是去浙閩任什麼總督。王鏊肯定在正德元年就入閣了。
現在拖上一段時間,等他們二人離開,朝堂之上,誰還能排在他的前頭?
顧禮卿麼?
他資歷還太淺。
楊廷和?那也沒排到呢。
“若是有濟之在,我們兩人的這條老命,倒也還保得住。”
他這麼一說,王鏊馬上就聽明白了,他說了另外一層意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