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9章 不搶功勞就沒了!,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歷史上的造反數量比我們後世人想象得要多,之所以我們覺得少,那是因為大部分都沒撲騰幾下就沒了,這樣自然就無人關注。

這裡面,不是每一次都把軍隊、情報、糧草、兵源等等全部搞定才起事,很多人並沒有那種見識。

漢王朱高煦算是和朱棣見過世面的了,最後還不是以荒唐收尾。

所以王廷相才懶得去想這個問題。

他去年在陝西處理平叛事宜,就是剛柔並濟,對於犯事的人堅決的剿滅,對於普通的百姓則是安撫為主。

安化王連檄文都已經發出來了,那還有什麼好考慮的,大軍開過去就好。

靈州城內,便是一般農戶用的小船也被徵用了過來,他要率軍渡河。

這個巡撫大人,性子很急,一直催促靈州所千戶史鏞尋找船隻不說,最後不等木筏全部造完就要領兵出征。

史鏞勸說道:“朝廷大軍已到,為穩妥起見,中丞是不是再等等?到時兩路大軍齊上,反賊必無逃脫之可能。”

王廷相不是溫和脾氣的人,他駁斥道:“殺官造反,事務繁多,前幾日最為奔忙,其調兵遣將也必定急切。現在我們在這裡等上幾天,難道好讓他從容安排、安撫人心、鞏固城防嗎?你莫要說了,聽令行事!”

這傢伙風風火火的,搞得王守仁都不好講什麼,不過他本身也不認為叛軍能鬧出多大的事端。

要渡……便渡吧……

王守仁對於這個人算是有些興趣,所以在王廷相下令渡河的時候,他也到渡口觀看。

這是陝西固原鎮的兵馬。

“應當是楊閣老當時編練之兵。”邊上仇鉞認得出,正德二年他與其並肩作戰過。

從高處俯視,王廷相這一路兵馬頗為齊整,在渡河號令的統一排程之下,後軍跟上前軍,緊迫有序,沒有明顯的混亂。

過河的軍隊也不耽擱,馬上在河岸邊擺開陣型,以免有意外之事發生。

從這裡就可看出,固原兵馬還是有紀律性的。

“渡口都不守。”韓十二郎也騎著馬與仇鉞左右守著王守仁,“到底什麼意思?”

“是官軍的動作太快了。”仇鉞分析說:“八月三十日夜舉事,這才不過三天,路上還要時間呢。”

“我們還繼續造木筏嗎?”

王守仁肯定應答,“造,他們渡河以後,我們也立馬渡河。陛下是有交代的。況且……我倒不覺得連渡口都不守,興許已經在路上,可以試試……”

這是一次功勞啊,王守仁本身是還好,他所得的聖寵已經足夠了,不過他還得為手下的人考慮。

“仇鉞,本官派你領左衛八百精兵閃擊鎮城,你可敢?”

仇鉞粗狂漢子一枚,他豪氣而應,“有何不敢?!”

王廷相領的是步卒,朝廷還沒那麼多的銀子養這麼多的騎兵。

甘肅有三萬,河套有一萬餘。

近五萬的騎兵部隊,以一箇中期王朝的國力,其實快到極限了。其他如宣府、榆林,基本就是兩三千人的規模。

所以,仇鉞一旦領左衛軍出擊,那麼必定會搶在王廷相的前面。

雖然說溫良恭儉讓有時候是挺重要的,但是王廷相可是一點都不和他客氣呢,這麼著急,難說沒有搶功勞的嫌疑。

這個時候,王守仁不能再軟糯。因為你是一軍統帥,軍隊裡面都是氣血十足的青壯,誰會服一個軟綿綿的人。

當然,王守仁也不準備獨佔全功,他已經將木筏讓給王廷相,讓他先渡河了。

“那便去吧,若是能成,這個功勞可不小。若是不成,你也不可孤軍深入。”

“末將領命!”

八百人這個數量,要渡河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贅婿武神

愛吃紙包牛肉的趙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