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1章 官與吏,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急在這麼一會兒。
至於原尚書林瀚,他連上三道奏疏乞骸骨,算是程式已經走完了。
對於這種老臣,朱厚照還是會大方的,沒必要在這個時候吝嗇於人,倒顯得自己心胸狹隘。
“朕記得林尚書的父親與兒子是不是都為進士?”
這一點京裡的人都記得。
三代進士,畢竟也是一段佳話。
梁儲繼續回稟,“陛下所言不錯。其父林鏐,為永樂十九年進士,官至撫州府知府。其子林庭?,為弘治十二年進士,現任蘇州府知府。”
“為官政績如何?”
“林庭?為官雅潔,善清談。舉治行卓異、言必以儉約先天下,是清廉之臣。”
朱厚照點頭,“三代為進士,林家在閩南也為望族了。林尚書致仕回鄉以後,務必請其教化鄉鄰,愛惜百姓,當好表率,但聞為禍我百姓之舉,朕必不輕饒。”
“是,臣等遵旨。”
“其子林庭?既得祖宗成蔭,應效法其父,忠心任事,克己奉公。朕意,調其任淮安府知府。吏部注意考察其政績,若是殘局收拾的好,記得遞東西進宮,朕會再行升遷。”
林庭?後來也當到了尚書,能力應當不是太大的問題。
實際上,閩南林家在明代還是比較有名的。因為他們家出了五個尚書。
所謂七科八進士、三代五尚書,說的就是這個林家。
當然,如果在朱厚照這裡這個林庭?只是徒有其名,那尚書之位是落不在他的手裡的。
從蘇州府到淮安府,看起來沒有什麼提拔,
不過官場上的東西很微妙,淮安府出了事,自然就受到上面關注,在此基礎上,他只要做出成績便更容易得到關注。
有的時候,關注比成績更加重要。
這一點,當過基層官員的人一定是明白的。
所以閣老、尚書都知道,這也是對林瀚的一個照顧。
國人還是看重這一點的,所謂建功立業、封妻廕子,為人父母者奮鬥了半輩子有時候真的就是為了子女,更希望子女能夠接過自己的衣缽。
而皇帝的行為似乎總是這樣‘割裂’,
對你好,能好到心坎裡,
對你差,那是誰講情都沒用,非得砍了你。
不管怎樣,林氏父子的結局還是讓乾清宮裡多了幾分暖心之感,大家都還是熟悉皇帝的,情緒也稍許輕鬆下來。
“陛下,林庭?離任蘇州以後,蘇州府知府的位置便空缺了。”
一般而言,知府的任命不必拿到皇帝面前來說,最多是寫在奏疏裡,讓皇帝知道也就是了。不過蘇州府卻不同,說起來有點誇張……
但這是真的,蘇州府一年的稅賦有兩百多萬石……佔據全國的十分之一。
蘇州府加上松江府(一百多萬石)、常州府(50萬石左右),再加上南直隸剩餘府州,其稅賦佔全國的五分之一。
不是說這個地方多麼的富庶。
而是因為這裡的百姓曾經支援張士誠,朱元章在這裡收的稅收特別的重。
以至於蘇州府一府之稅賦,就超過了浙江、福建、四川等一眾省份。
這樣來看,蘇州府哪裡是個府,分明就是個省。
那麼梁儲真的拿出來論一論,倒也沒有多不合適。
但對朱厚照來說,級別過低的官員他實在不熟悉,只能問道:“可有推薦的人選?”
一直沒說話的王閣老開口,“微臣推薦大名府知府周錚,此人原為良鄉知縣,性清靜、守清名,為官任事必以朝廷、百姓為先。”
朱厚照想,當初良鄉一戰,王炳應當是招攬了一些人的。
戰事獲勝,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