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7章 皇帝心胸,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豐富的社會,但是他關心百姓疾苦,重視農桑水利之事,且沒有惡名,這在封建時代,已經屬於造福一方了。
當初派他去應天任巡撫就是看重他在河南、山東、四川等豐富的地方履職經驗,而且他是從知府、布政使衙門參政、右布政使、左布政使、布政使、巡撫這樣一路路坐上來的。其實是朱厚照比較看重的官員。
現在地方官都幹到巡撫了,也差不多了。
“陛下屬意他到何處任職?”
朱厚照略作思考,“調任工部左侍郎。”
這話一出王鏊就明白,其實是為了讓其接工部尚書。
現在的工部尚書曾鑑已經七十三歲了。滿朝之上,就屬他年紀頂大的了。另外的禮部尚書林瀚,與曾鑑一樣,也是宣德九年生人。
不過林瀚的身體好很多,而工部尚書曾鑑已經幾次告病,七十三八十四,這個年紀瞭如果老是生病,身體是熬不住的。畢竟就是年輕人連翻生病,也要虛弱一段時間。
問題就在於李東陽會改變主意麼?
朱厚照對此還是有些在意的,他對王鏊說:“你若是勸不住,那就朕來勸。他們三位都是先帝留給朕的老臣,而即便不提這一節,劉、李、謝三人也都是賢臣,只是有時候與朕有些意見分歧,這一點,朕並不真的責怪他們,作為內閣,有時也比較無奈。”
當一個國家的領導,心胸務必要寬廣,多少明君有時即便對某個大臣很不滿意也會忍了那份委屈。
這一點還是需要的。
如果你心胸狹窄、睚眥必報,那樣當時是爽了,可最後一定會離心離德。
再者,他是後世來人,做的許多事,當世大儒本身就肯定會有不理解的地方,發生一些爭執這多正常。挺大的老爺們,不能這點恩怨都在心中難以劃開。
“再者,朝堂之上,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相互之間總也免不了一番惡鬥。不過朕還是希望,爭鬥之下能有底線。一步閣老、一步階下囚,這種極端的政治氛圍,朕並不喜歡。老話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從內閣下去的人都是白髮蒼蒼垂垂老矣,為國操勞幾十載,如果最終總是免不了被清算,朕也於心不忍。”
王鏊聽皇帝這番話說完,實在是覺得動容與感動,帝王心胸寬廣至此,他們這些當大臣的,別的都不必再多說了,唯效之以死耳。
甚至於王鏊都有些鼻酸目紅,口中稱道:“吾皇真為一代仁君。”
“即便如此,還有些人慾行行刺之事。”
這麼一說,王鏊心中憤怒驟起,也就是他媽的行刺沒成,真要成了,大明痛失這麼一位帝王,那就是天大的災禍!
“行刺君主,已為不忠不孝之徒!勢必人人得而誅之!”
這麼說起來,李東陽的這樁事,出得還真叫一個恰到好處。
幾日之後。
內閣首揆李東陽和謝遷果然遞交辭呈乞骸骨。
按照正常的禮節,皇帝即便同意了,也會拒絕,這樣作一作挽留,大家面子上都好看。等到大臣接二連三繼續乞骸骨,那麼這個時候再答應。
基本上,李東陽和謝遷也是走得這一套流程。
不過到第三次的時候,
皇帝在奉天殿之上主動提及山東巡撫劉健劉希賢。
“當年希賢公也是乞骸骨,朕不忍先帝託孤之臣遺落鄉野,因而授意其巡撫山東。兩年以來,山東雖說時有災害,但自巡撫而下每次處置都頗為得力,災民也往往得到妥善安置。東三府原就繁華,錦衣衛與朕稟報如今那裡是田連阡陌惟栽黍,水滿池塘亂奏蛙。西三府因交通不便,略微差些,但希賢公也屢屢親至州縣,一是興水利,二明刑獄。朕每聞之,心懷大慰。李閣老與希賢公一樣,都是先帝的託孤之臣,當日朕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