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0章,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件事,朝堂之上是不好說的。”
“講明事實,陳述道理,怎能就不好講?”
不過三日之後,李東陽收拾車馬已經準備離開。他的弟子有些十分不捨,一些踐行也還是要做的。
如果不是恰逢皇帝遇刺之事,倒也不至於太過俗氣,但此時也只能如此了。
關於江同祖、陸孟被抓之事,李東陽被追問許久,
最後還是把道理講了出來,“陛下遇刺是真,這二人對陛下不滿也是真,即便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他們與天子行刺之事有關,但抓起來審問審問查一查,這怎麼就不行?你們要上疏救人,就得先把這個道理講通了。”
茶陵詩派有代表人物於樹清,他任的是工部的給事中,說道:“陛下不是不講道理的人。只是碰上刺駕必定是惱怒。但惱怒也不是隨意抓人,況且如此抓人不是讓真正的兇手逍遙於法外嗎?”
“聽說錦衣衛還在審問那兩個刺客,什麼都沒審出來。”
“最好是能審出來,事情就簡單了。現在啊,是越審不出來,越複雜。”
反正是這奏疏是不好上,這人也不好救。
當然了,思想的力量驚人,甚至讓人付出生命。
朱厚照在乾清宮還是批閱到了這樣的奏疏,所言者不過兩點,其一江同祖、陸孟絕對不會行刺皇帝,其二錦衣衛行事囂張殘忍,應當有所處置。
實際上他收到的錦衣衛密報,也是說江、陸二人連連否認自己沒有參與行刺之事。
朱厚照所考慮的,一方面是要借行刺之事把這些說酸話的人整頓一番,不是說他要用強權壓人,但任何政治政權,都不會對這些聲音特別寬容,因為最終這是不利於統治的。
而另一方面,他也想到另外一個問題,
如果不是江同祖和陸孟,那麼到底是什麼人要行行刺天子之事?
這個桉子如果不查清,那他也是坐立難安的。
“劉瑾,”朱厚照拿著箭簇揣摩,“你說這榮字是什麼意思?”
劉瑾哪裡敢接這話,“奴婢也百思不得其解。不過照奴婢的想法,行這等大逆不道之事,誰也不會自個兒把自個兒名字刻上。”
“但無風不起浪。這麼多字,為什麼就刻一個榮呢?”
“奴婢……奴婢……也想不透。”
朱厚照摸了摸鼻子。
其實許多人應該想得到,就是現在京城裡居住著一位王爺,其封號就是榮王。
但這件事太過敏感,大家都只敢想,不敢講。就像劉瑾所說,哪個笨蛋自己刻名字上去。既然刻上去,顯然不是他自己。
所以誰也不會輕易的提。
就是朱厚照自己,也不想把這件事往這上邊兒扯。
這一扯,就是皇家醜事。
說起來,這位榮王,名為朱右樞,生於成化二十一年,年歲特別的小。也就比朱厚照年長了六七歲。
孝宗皇帝這個老好人,在弘治四年的時候,統一給幾個弟弟舉行了冠禮。一次性封了壽王、汝王、涇王、申王以及這位榮王。
其中,壽王朱右榰在弘治十一年就藩保寧。
汝王朱右梈在弘治十四年就藩衛輝。
涇王朱右橓在弘治十五年就藩沂州。
申王命不好,在弘治十六年薨了。
眼下就剩個榮王還在京師王府之中。
按照日子算,榮王今年已經二十二歲。早就到了就藩的年紀,但是從弘治十六年開始,接連碰上庶母充妃去世、弟弟申王去世、仁厚太皇太后也就是周太后去世以及孝宗皇帝駕崩。
皇家這麼多事情,榮王還是做了一些事的。
有一些祭祀和禮節性的活動,朱厚照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