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9章 殺人不夠,還要誅心,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少臣子都有懷才不遇的感覺,其中不乏真的為國為民、大聲疾呼的人,可惜朝廷不聽不理,鬱悶之下自然就聚集了起來。
結果未曾想,災禍突然來臨。
馬益謙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第一一人被抓了起來,原本以為沒什麼,結果今天聽聞江同祖和陸孟被抓,他終於確認事情不對。
“東海先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咱們得逃,離開京師!”
馬益謙不同意,“我們走了?誰來救惠德他們二人?!這件事我已經打聽了,是天子行事荒唐,在突然之間選擇出宮,結果遇上了刺客!回宮之後龍顏震怒,所以才有今日之事!”
“真是荒唐!我曾聽過惠德先生講學,在朝效忠君主,在鄉奉養至親,這是惠德先生時常講到的兩點。如此煌煌君子,最後竟被誣陷成刺殺天子的主謀。哪個盛世有過這類事?”
馬益謙強調,“所以我們更加不能走了。惠德和野樵都是有些名聲的人,所能聯絡到的人裡,也有在朝中為官的。我們馬上聯絡他們,請他們仗義上疏!”
“上疏有何用?毛語文是天子的人,他能如此,本身也是天子旨意!”
“不!這事要爭!都涉及人命了,不爭是死,為何不爭?”
馬益謙回想起他當年在朝廷上太子駁斥他的話。雖說有些強詞奪理,但太子處處要佔著一個為國為民的大義。
也就是說他即便不怎麼在乎禮……
“當今天子有詭辯之才,而其詭辯所為者,乃是理之一字,不是我們復禮的禮,而是道理的理。有理則名正,名正則言順!天子遭遇行刺,這確實是件大事,可這事明明非我們所為,錦衣衛無論動用何種酷刑,江、陸二人都不會認罪。我們也要聯絡同志,上疏參言此事,只要聲勢夠大,無理,則天子不會殺人!”
“可東海先生不是說,我們所傳播的文章有問題嗎?萬一錦衣衛抓住這一點呢?”
馬益謙眉頭緊皺,壯著膽說,“如果我們復禮的提議有錯,那麼該殺的人又何止這些?如果復禮有錯,那麼我馬東海願意為此而死。生亦何歡、死亦何懼,至此時刻,難道你我還應有偷生之念嗎?”
“東海先生高義!
”
……
李東陽在收拾行囊了。
皇帝還沒有正式的詔旨下來,要派他去哪裡。
不過離京是必然的了。
其實他有些搞不清楚,眼下錦衣衛正在抓人,其中不少都是有些清名的讀書人。
這個時候,皇帝以非常誠懇的姿態挽留了他,是真的因為心中認可他,還是為了要在這個時候展現其寬厚容人的一面?
而且內閣本身就‘動盪’,工部尚書曾鑑臥病在床,禮部尚書林瀚、都察院左都御史張敷華向來在天子那裡沒什麼存在感,
錦衣衛似乎已經無人能擋。
難道這一切都是巧合嗎?
李東陽也難以確定。
而外界的人,還是認可他這個老閣老。
畢竟天子給了他非常高的禮儀。
一些名士被抓之後,很快便有人把求救的信遞到了他的桉頭。
這其中也不乏這些年拜他當老師,或是茶陵詩派的人。
茶陵詩派是明弘治、正德年間的詩歌流派,開創者為李東陽。因為他是湖廣茶陵人,所以稱為茶陵詩派。
這一詩派誕生的背景是明朝中期隨著王朝的衰敗,許多文學作品也失去了銳氣而變得卑冗委瑣。茶陵詩派所推崇的就是復興唐宋的文風,主張言由心生、文主於氣。
因為李東陽是閣老,他親自主持這個文壇上的活動,追隨者眾多,而且裡面不乏一些文壇名氣大的人。
當然,他們不一定官很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