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8章 利益,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月春風似剪刀啊。
春風已經沒那麼涼,但吹在臉上還是有些微微疼痛。
不過對於從固原府入京的一群人來說,京師的風顯然溫柔許多,中午時更有一絲溫暖,像是姑娘的愛撫。
楊一清在外是三邊總督,在京則是內閣閣臣。但說是京官,卻也要述職。
所以他入京首要是入宮面聖,之後才是回到內閣。
“應寧。”
李東陽和謝遷都來迎接,“應寧為國戍邊,真是辛苦了。”
“李閣老,謝閣老。”楊一清拱手見禮。
隨後三人入座。
“見了陛下了?”
“見了。”
“應寧的述職必定精彩,陛下以復套為國策,你這個三邊總督,最是重要。”
“李閣老言重了。我也是託陛下的洪福。且復套以三年為期,這才剛剛第一年。任重道遠,還需兩位閣老多多關心。”
謝遷緊接著說:“…說是有人覺得,如今國力有所增長,覺得兩年也夠了。拖到三年,反而要撥下更多的軍餉。年年一百多萬銀兩,實在所耗甚多,倒不如一鼓作氣,拿下河套!”
“有人?”楊一清不知道是什麼事,但是他為官本能在保護著他,“謝閣老是說誰?”
李東陽微微一嘆。
正德元年的朝堂,和弘治年間已經大不一樣了。
那個時候是馬文升、劉大夏、徐簿、王恕、劉健…
那個時候的治國,是眾人輔左皇帝。皇帝也倚之甚重。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正德皇帝手段強勢,意志堅決。朝堂的風氣很明顯變了。
現如今,反對者多被調離重要位置,而逢迎者青雲直上。
若僅是這樣,那就是昏君在位罷了。
但皇帝做事最注重名正言順,施政也強調執政為民。
這在朝堂上產生的影響,就是讓很多逢迎者很容易以為國為民的名義來行媚上之事。
所以謝遷說有人…
當然是有人了,開疆拓土,拓邊為民。這種既有政治利益,又贏士林名望的事,怎麼會沒人做?
“兵部員外郎楊增榮有一疏,被陛下留中了。”
楊一清蹙眉,他又沒有見過這道奏疏。而且…
“陛下倒是沒有提及此事。”
李東陽蒼老的臉上有些深沉,聲音也沙啞,“用陛下的話來說,說說總是容易的,難的是做。這件事也一樣,三年改為兩年,穩妥變為激進,若是做成了,這些人自然投機成功,若是做不成,打了敗仗,誰來擔這個干係?”
話到此處,楊一清的臉色終於有所變化。
朝堂就是如此啊,即便身為總督、閣老,也會被大勢推著走。
“李閣老和謝閣老覺得,這份奏疏,並非湊巧?”
“應寧相信是湊巧?”謝遷反問。
楊一清無言以對,“但不論如何,也總是要看陛下的意思。我這個三邊總督,三年得戰,兩年也得戰。至於生死,那是早已置之度外了。”
“個人生死事小,但若影響復套大業呢?”謝遷抬起手,虛點了兩下。
李東陽復又問:“應寧,你與我們交個底。今年遠征韃靼,勝算幾何?明年又幾何?”
楊一清略作停頓。
隨後說:“這倒也難說。正德元年,朝廷撥款百萬,除了周尚文剿套,楊尚義也編練了一萬新騎。今年既然國庫豐盈,或可再練兩萬新騎。所以以三年為期,有五萬騎兵,便是遇上韃靼主力,也可一戰。”
“但若是今年就要復套,也不是不行。達延汗的次子被右翼蒙古所殺,正德二年草原的形勢怕也不會安穩。這個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