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3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朝後期的稅收體制逐步瓦解,暫且不論,清朝順治、康熙年間本應是新生的王朝,也很難收到人丁稅,大部分還是土地稅。官方所統計的丁口只有兩千多萬,實際上後來估計至少有四千多萬(丁口,不是人口)。
換句話說,人頭稅不適合收了,也不太好收。
那取消的這個內生動力就開始逐步增大了。
人丁一旦不再徵稅,那麼生育的動力一下子就提高了,自然的楊廷和所提及的移民困境也能逐步得到緩解。
二十年後,不管疆域擴充到什麼地步,都不必在擔心沒有人了。
在這個機器生產不存在,主要靠人的時代,人口多真的是資源。
不過這是跨度很長的政策轉換和社會轉換,需要潤物細無聲的逐步做到位。
現在朱厚照的理解,大明處在商品經濟蓬勃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需要人口和貨物的自由流通,於是逐步放松管制,但這樣一來會造成各地稅賦徵收難度加大,最終不可避免的導致稅糧下降。
既然收不到稅,那麼再順勢取消,這才是絲滑的操作。
其實這都屬於‘政策更易要跟得上社會發展’的範疇。
朱厚照覺得應該要給他們逐步灌輸這種觀念了,今天便開了個頭吧,他思量著說道:“這幾年以來,想必兩位閣老都能感受到,我們君臣所面對的形勢已與先輩們完全不同,可以稱之為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中原漢人要與外面的人打交道,要在農桑之外,推動棉紡織業等產業的發展,要推動科學進步,以便提升航海和造船技術,使我們在海上更加從容。這一切的一切都與這千年間發生的事情不一樣。
這件事,得有人去琢磨啊。所謂樹挪死、人挪活,咱們天天嘲笑刻舟求劍的楚人,可不要回頭自己當了楚人。”
王鏊和楊廷和都不甚懂皇帝的用意,“陛下說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微臣倒覺得,似乎也沒有那麼大的變化。”
“會很快的,很快楊閣老就會感悟到。”朱厚照也不急,主要急也沒用,他循循善誘著,“譬如說這商業、產業規模年年擴大,將來有日,一年是幾千萬兩上下的貿易量,你說朝廷要怎麼辦?關了?那怕是要天下大亂,不關?不關要怎麼規範和引導發展呢?當中出現問題,朝廷要如何既保證他繼續欣欣向榮,同時還不讓問題惡化,這整治的力度是大是小?該以什麼策略應對,這些在古書中都是沒有答案的,只能我們自己摸索。
朕就說這路引,商業總是要流通的,控制著人,生意做不起來,朝廷的賦稅就增長不了,這難道是我們願意看到的嗎?以往大明的制度都是為農桑量身定做,以後則要考慮商業,除非咱們自己停了海貿,讓商業蕭條,東南各城一片荒涼,否則有些法度就得改。可怎麼改?這個問題,千年來並無答案,又怎麼不是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呢?”
這麼一說,其實還真有點任重而道遠的感覺。
不過皇帝的神色倒是仍然輕鬆。
王鏊怔怔的說:“照皇上這般說來,老臣卻要越發的無法勝任內閣首揆一職了。”
他的意思,舊制度不合適麼,舊人當然也不合適。
朱厚照還真沒和他客氣,“先生還是合適的,這個變局不會那麼快,貿易量也不會一夜之間就膨脹到天上去。但將來麼……反正那時你已廉頗老矣了。”
“那將來又要怎麼辦?”
“將來不是還有事務官嗎?”
王、楊兩人心中忽然明朗,原來皇帝的這個子也落下了。
唉,王鏊不由得搖了搖頭,他有些理解當年楊一清的心情了,說是首揆,管束百官,但實際上朝廷的主要方向都是皇帝在把控,這一步棋走的,天子今日要不說,他們想破腦袋也想不到。而如果說楊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