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3章 兩頭難,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如果是輔佐宋仁宗、明仁宗或是弘治皇帝這些君主,他會名滿天下,因為這樣的君臣之間就按照儒家發明的那一套治國手段去推就可以了。
大抵是輕賦稅、寬刑罰、興教化等等所謂的仁政,如果這個皇帝還能聽聞納諫,那就是儒家眼中不得了的好皇上了。
到時候滿朝文武口口稱頌,像王鏊這樣的人主政必然不會折騰百姓,而中國的老百姓只要不折騰總能表現出很強的生命力,民間自然繁榮,如此一來這就是大好的年景,文人們再多些文章稱頌,怎麼不是明君,怎麼不是名臣了呢?
但是碰到朱厚照這種不按常理來的皇帝,必然就會顯得無力。
對下,他沒有超強的掌控力,導致變革之時朝廷略顯混亂,他無法向皇帝交代。對上,他能施加的影響力有限,在百官眼裡,他就是個‘萬歲閣老’,除此之外別無他用,所以也無法在名節上成全自身。
說白了,你要麼就認命當個老實人算了,要麼就手段硬一點,按照自己想法去做,最不該的就是軟了吧唧,兩頭都要顧,兩頭都顧不上。
“皇上重恩,老臣自然知曉。不過老臣天性如此,此生也絕難更改了。”王鏊是立朝的君子,有什麼都講的,“當初楊閣老在時,老臣還不覺得有異,雖也時常感嘆其不易,但事非經過不知道難……”
朱厚照打斷了他的話,“閣老究竟是覺得什麼難?”
王鏊帶著幾分羞愧說:“上次陛下提醒過後,老臣也發現,近日來各類彈劾的奏疏逐漸增多,陛下倡導了十幾年的務實之風,似乎毀於一旦,現在似乎人人以‘倒人’為先。”
他說的這個情況倒是有的。
“多的確是多了一些,但也不是人人。閣老為百官之首,既然知道這類事情於朝廷影響不好,吱個聲叫他們老實一點就好了,這不算什麼大事,朕也並未放在心中。而且,這也不都因為閣老。”
有些人本身就好鬥,這也是理由之一。
他們想趕走王鏊。
用人之道,不是一味恩寵,也要敲打。王鏊在,朱厚照就有理由壓著他們,這是帝師。王鏊一走,為了某些正在推行的朝政,朱厚照得一直忍著。
比如說張璁。
王鏊只覺得是皇帝念他的舊情,於是大為感動,“臣之忠心不如陛下待臣恩重之萬一也!”
朱厚照攙住他的胳膊,將人拉了起來,“你與我就不必講這等話了。我知你一心為公,你也知我為國為民。縱使外面有些話兩極分化,但我們自己心中始終要清楚。退一步講,自古以來,再偉大的帝王也有過錯,秦皇漢武難道他們就正確了一輩子?我看不見得。
對於正德來說也是如此,我這一生,功肯定是有的,過也不缺不了。但沒關係,功過是非,留待後人評說,我們自己不要太過操心,活著,把事情做好,這就很了不起了。你這個閣老當然是與楊一清不一樣,但你有你的好。至於說感覺難……楊一清就不覺得難嗎?總歸是這樣一步步難過來。”
王鏊心中多了幾分寬慰,而後又覺得羞愧,“老臣一把年紀了,活到最後竟不如陛下通透。”
“你啊,就是想得太多。其實有什麼的,你回去挑一兩個廢話多的收拾收拾,立立威。”
“是,微臣謹遵聖上旨意。”
朱厚照也是無奈,他想著王鏊的話,肯定是認真、負責、聽話,國家的大小事務他都不會馬馬虎虎的就放過去,說不準也就是這份較真的心讓他壓力太重。
估摸著過不了多久,這老頭兒會衰老得很明顯了。
所以雖然有些缺點,不過朱厚照並不討厭王鏊,甚至他身邊的人也能感受到皇帝對於王鏊的認可,尤址還打了個很貼切的比喻,他等人走以後說:“王閣老確實不易,他便像是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