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7章 皇上與皇子們,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入川以後到各地如何安頓。中間的路上還要小心帶領,有時一次就上萬人,不能出什麼亂子。
因為涉及跨省,所以一直都要朝廷出人,居中指揮排程。
皇子做起來,只要不折騰,略微謙虛、善於學習,也不致犯錯,當然,這也不是容易的,少年人立功心切,指不定就鬧出什麼亂子,還好,載垨記住了朱厚照的教誨。
“這一切都是父皇安排有序,兒臣不過蕭規曹隨,因而不敢居功。”
天子的眼角有一道細紋,再大的英雄也抵不過歲月啊,他掃過手中的奏本,平靜的說:“你是皇長子,天下的尊貴集於一身,可這兩次辦差你應該明白了吧,在尊貴,這世上也有必須小心應對之事,朝廷的國策都有其道理,不可自恃身份,過於輕忽,否則漢唐宋元的歷史也不是不會重演。”
載垨聽後有幾分歡喜,這是治國的道理。
“是,兒臣多謝父皇教誨。這幾次赴四川辦差,兒臣於實地檢視更能體會父皇的聖意。我大明疆域萬里、子民百兆,要想將這偌大的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自然是要小心謹慎,不可任意施為。”
朱厚照難得露出幾分笑意,“張璁,朕這兒子,不錯吧?”
張璁自然笑著搭話,“皇長子器宇軒昂、練達敏捷,是皇上躬身教導而出,自然甚是傑出。”
其實臨近正德十六年的時候,他就考慮過繼承人的問題。
這是個天大的問題,不能太過隨意,帝制之下,皇帝一旦昏庸,那少不了一番動亂。
甚至也有過立太子的念頭,但始終決心難下。
正如張璁所言,皇長子載垨氣魄足、膽識夠,做起事情來呢,雖然偶有虛浮,但畢竟年少,這可以理解。
唯一讓朱厚照比較擔心的是,載垨似乎只是看起來聰明,屢次奏對之間並無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樣一來就是不太有主見。總的來講,倒也不是不能做皇帝,如果說沒有選擇的話。
皇次子載壦呢,平心靜氣,溫潤如玉,朱厚照老是擔心他壓不住人。
抬頭望向這個孩子,他說道:“載壦黑了一點,但多了幾分男子氣概啊。”
這孩子有幾分書生君子風,他稟報說:“兒臣哪有什麼氣概,父皇才具英雄氣概呢。”
正德十九年初,朱厚照給了他一樁大事——督辦西北糧草押運,因為南疆原葉爾羌汗國境內有部落叛亂,所以天子派馬榮率領四千人馬進剿。
打仗打得就是個糧草,現在看來,皇子坐鎮出不了大亂子,載壦幹得也不錯。
朱厚照看奏本是說,皇次子排程有方,雖然做事有些墨守成規的嫌疑,但能安排到位,有序執行,這讓他都有些懷疑自己心中對他‘軟’字的評價,想來還要在事情上多加歷練,才能看得清楚。
說白了,今後到底立誰為皇太子,朱厚照心中還真沒底。
與兩個孩子說完話之後,天子讓他們到後宮去看望自己的母親去了,而獨留張璁一人在此。
“秉用,你說朕的一眾皇子之中,誰最有人君之象?”
張璁一聽大驚,立馬跪了下來,“嗣君之事,臣不敢妄言,唯陛下所命爾。”
他這麼回答是沒錯的,實際上文臣總是攛掇著皇帝立太子,是有私心在裡面的,一般很聰明的皇帝也很介意。
說白了,你推薦某某為太子,是不是想改換門庭呢?
所以北宋年間,寇準就在皇帝問起這件事時說,立儲君之事,不應與妃子、宦官商討,更不能與近臣商量。
後來包拯勸他早立太子,仁宗說那我立誰?包拯就反說:我是為了國家著想,才請皇上儘快立太子,皇上反問我,這是懷疑我。我已快七十歲了,並不想透過立太子為自己謀得好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