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2章 外來戶,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難得這孩子並不虛浮,還懂得謙虛之道,夏言心中更加寬慰。
“為父的為人你是知道的,所以不管什麼人向你打聽任何事,你都只認準一點,是什麼樣,就什麼樣,弄虛作假,我夏家人不屑為之!”
“是!”
而且現在的官俸,已經足夠讓夏言有底氣說出這句話了。
從朱元璋時起,明朝官員領的俸祿就是本色,也就是糧米,當然了實際上還有布帛、絹、絲等等這些東西。
喔,還有寶鈔。
後來呢,也有部分發為折色,但先前大明畢竟缺銀,不足以全部發銀兩。
這一點在正德朝逐步改了。
本身海貿就是讓經濟在快速貨幣化,而且大明每年從日本運回上千萬兩白銀,又沒有那麼多的仗打,朝廷是逐步的給官員加俸,而且不再發什麼寶鈔濫竽充數欺負人了,就是發銀子。
洪武年間,一個七品知縣每月是祿米7石,一百多年前7石米大約需要二兩銀子,當然不同地方肯定是不一樣的。
而現在一個正七品的知縣,每月俸銀已經漲到8兩,可以說是飛速提升。這個數已經是普通的三口之家半年的生活費了。
所以官俸太低的問題正在被解決,而且解決的力度很大。
實際上,放到全國來看,也就使得朝廷原來每年四百萬石左右的官俸,增長到了一千六百萬石,好在明朝歲入已經突破六千萬石,所以倒也能承受。
就算要付出些銀子也還是得花這筆錢,官俸太低肯定是有問題的,最大的問題就是逼得官員不得不貪。
一個壞制度最典型的特徵就是逼著好人當壞人。
夏言是八品官,他的月俸是6兩銀子,對於他這一家生活是完全足夠了。
能養得活家人、沒有生活的困頓,夏言便沒有任何壓力,所以誰都不可能讓他違背內心,這是他早就下定的決心。
甚至他可以把夏九哥,撫養得無憂無慮的。
到了晚間,夏九哥在陪父親用晚餐,府裡的管家來報,呈遞給他一封拜帖。
夏言本來想收,結果管家直奔自己對面去,“少爺,這是給你的。”
“給我?”
父子倆都有些詫異。
“是哪家公子?”
管家回說:“看著面生,估計是縣裡那位外來戶。”
“姓韓,春薄。為父已經見過他了。不知在哪裡發的財,置田地、買宅子,而且廣交好友,尤其是本縣的許多生員士子,都已是他的坐上客。所以,或早或晚總該是要邀請你的。”
夏九哥明白過來,“原來如此,那孩兒便去吧。”
“去吧,見識見識,仔細瞧瞧這是個什麼人。”夏言意味深長的說。
實際上,這個韓春薄第二日就到了知縣衙門。
一般人入得此門都是為利,但姓韓的去拜見本縣知縣,則是為了捐錢。
“你要向本大人這知縣衙門捐銀子?”
這是什麼新奇說法,這不就是……行賄嗎?
韓春薄卻不慌亂,“聽聞本縣今年有考取京師水利學院和格物學院等學子六名,但家中貧困,朝廷雖對學子本人多加照拂,可他的家眷則難顧周全。在下幼時有一妹妹,因洪水而亡,便一直想著能盡些綿力,哪怕多培養一位治河之才,這也算是積德了。”
知縣徐維明不怎麼相信,這是什麼忽悠人的屁話,你要是有錢,跑到京師去直接捐給水利學院不是更好?
不過看清卻不說清,這也是個潛規則,人家初來乍到,想花錢買個名聲,自己又何必拆穿。
“你既有此心,自可去做,與本官何礙?”
韓春薄說得很自然,“這是今年考取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