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6章 朕有一個志向,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緩下來,仔細的聽一聽。”

皇帝講到這裡,語氣軟,身段也不硬。

內閣李東陽、謝遷、楊一清,軍機處王鏊、韓文、王敞、楊廷和,刑部閔珪、工部曾鑑、禮部林瀚、大理寺卿常俊。六部九卿中只有左都御史張傅華不在京師。

這些人都是第一次看到皇帝這一番姿態。皇帝執政日久,掌控朝廷愈發嫻熟,不再像最初一樣總是‘齜牙咧嘴’。此番用情、講理,還是令他們不勝唏噓。

“主憂臣辱,臣等慚愧!”

“朕……在東南也有人,朕知道東南一帶有官員、商人他們反對朝廷開海,便是因為其中有些人能走得通官府的路子,可以安心走私,朝廷禁海,卻助力了他們壟斷。若是開海,這份銀子賺得便不順心。但那是在地方,朕相信,朕的心腹大臣之中不會有人心中想著商人利益,至少你們大部分不是那樣的臣子。”

“朕也知道,海禁一馳,則倭寇犯我海疆也是預料中事,且沿海百姓長期海外行船通商,與海盜、倭寇、海外番邦的交流,也易造成意外事件。但朕,有一個志向。朕希望,大明的統治不是建立在控制、隔絕、使百姓無知愚昧的基礎之上;朕希望,將大明建設成為一個富饒的國家,大明的百姓出海能為自己是明人而自豪,海外的人能羨慕在大明生活的百姓!”

“朕希望,大明以一種自信的姿態面對海外的國家,而不是當一個縮頭的烏龜,自滿於當一個關門天子;朕希望,不管是韃靼人還是色目人,亦或是從海上來的倭寇,不管他們如何的兇惡,但依然不敢進犯大明!朕希望大明能有這麼一天,哪怕為此耗盡畢生的精力與時間!”

“外面的世界未知、危險,但他們總會來的,秦始皇當年有海外來客嗎?漢唐時有禁海還是開海之爭嗎?可現在有了,朕相信他們會越來越近!雖然你們都跪在朕的面前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你們也都知道,天下不止大明一個國家。咱們以中國自居,覺得中國之外都是蠻夷、都是未開化之地,那堂堂中央之國難道連開門迎客的自信都沒有嗎?如果朕是這樣的皇帝,你們是這樣的臣子,那麼大明有什麼資格說是最強大的國家呢?朕和你們的想法都不一樣,朕要把國門開啟,讓北虜南蠻都看到,大明比他們的故土要好!”

國大民驕,四夷賓服!

皇帝有這樣的志向,這樣的氣度,就是王鏊、韓文也很難想象。他不是要做一代明君,他是要做自始皇帝以來都從未有人當過的天驕!

“再說點銀子的事,這些年浙江的絲綢,江西的瓷器,福建的茶葉,它們都遠銷海外,如果朝廷嚴厲打擊,那麼以絲綢、瓷器、茶葉為生的百姓,他們怎麼辦?絲綢不能吃、瓷器也不能吃,他們賺不到銀子,日子還能過嗎?反過來,既然海外有銀子,那麼朝廷為什麼要擋百姓的財路呢?天下多一些有錢人,這不好嗎?難道非要人人都是饑民?”

“當年太祖皇帝是因張士誠在海上作亂,所以下旨禁海。可今天張士誠已經不在了。在的是沿海想要賺錢的百姓,這和少府在京師用工其實是一個道理,人,總要有個吃飯的手藝啊!”

楊廷和聽得極為認真,他問道:“照陛下所說,朝廷便是放鬆了重農抑商的國策,絲綢、瓷器不能吃,銀子也一樣不能吃,如果人人追逐海外的利益,而棄田不種,朝廷那麼多的糧食從哪裡來?”

“天下貧民、流民那麼多,從今往後,只有人無田,沒有田無人。你說的那是天大的好事,你我君臣這輩子都不一定能遇得上。便是真的出現了,朝廷亦可去收回僱人耕種,或者徵收分給無田的百姓,辦法多的很。因為規矩,是朕定的。”

“如何收?”

朱厚照說話斬釘截鐵,“拋荒就收!民以食為天,這事兒不得商量。官府第一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