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5章 未來的一步,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朕聽說,海的盡頭還有陸地,陸地之上也有人丁、國家。就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國王,如果有可能朕也想同那些人交談一番。”
這些知識,王守仁也不盡瞭解,他只是應和著說:“海外未開化之地,陛下還是謹慎些好,這些人不知孔孟,不遵禮儀,況且蠻夷之地,也必定不如我中原地大物博。”
朱厚照不會去在這個方面反駁或鄙視王守仁,和一個五百年前的人爭論這些既不會有優越感,而且也毫無意義,他只是在說朝廷的海上政策。
“所以伯安說要有海上的‘山匪’來保護我大明的商船,朕才覺得可行,其目的就是要告訴這些蠻夷小國,我大明百姓即使到了海外,也不容不得誰隨意欺凌。”
“這件事,你且放手去做。朕原想升你的官,不過後來仔細想想,還是參政好些,這樣你便不必拘泥於品級。可就是有一個麻煩事,現在似乎船隻緊缺。”
王守仁想了想,“陛下,福建倒也查了幾家走私的商人,若是陛下準允,臣請將這些繳獲船隻賜臣。先解了燃眉之急再說。”
“准奏。”
“謝陛下。”
朱厚照仔細的看著三十來歲的王守仁,那是越看越欣賞,因為此時的他已經露出了‘文人封爵’的氣象。
假如這支水師部隊真的給他弄出花樣來,在海上打幾場勝仗,憑什麼不能封侯?
而且現在這年頭可沒有和平與發展這個主題,如果需要打仗,那就打好了,
開戰的原因當中就有一條:白銀。
其實大明是銀、銅兩貧的地區。僅有的一點銀礦也不夠龐大的陸地人口和經濟規模來使用。
所以貨幣在我們歷史上就是一個尷尬的事情。
就以銅錢為例,因為缺銅,所以就導致只要封建王朝認真鑄造銅錢,那麼銅錢本身的價值很高,錢拿過來煉化了,反而更值錢。可要是粗製爛造,那玩意兒就沒法用,很容易造假。
而就白銀來說,隔壁的日本正是從16世紀開始成為世界性的金銀出口國。
而其需求,正是來自大明,其實包括日本在內,世界上的白銀都在大量流入中國。
張居正後來實施一條鞭法,其基礎就是白銀貨幣化。也就是整個國家已經擁有這麼多的白銀。
否則國家都缺白銀,你非要一條鞭法跟老百姓收人家沒有的銀子,這不是要人命嗎?
事實上,儘管如此,當時也有很多人記載,大明許多百姓是手中有糧,但是沒有足夠的渠道換成白銀。當然這是後話。
而再站高一層想,
白銀是什麼玩意兒?金屬。
不能吃,不能喝、不能穿。
大明出口的是啥?絲綢、瓷器、茶葉。
這都是正兒八經的實際產品,老百姓一點一點幹出來的。結果呢,坐在銀礦、金礦上的人把山上的東西挖一挖就把這些產品換來了。
開海開了半天,其本質也是要用勞動換取一點貨幣。
但如果我們也可以直接開採白銀呢?
雖說這不是無限制的,因為白銀本身並不具備價值,無限開採,到一個階段國家必需改換為金本位。
但是就眼下和未來幾十年的階段來說,若是能有銀礦最好……而日本這會兒是戰國時代,各諸侯之間相互爭鬥,為此瘋狂的開採白銀。
葡萄牙人稱這個時候的日本為‘白銀之島’。
國內的顧炎武也說‘日本無貨,只有金銀’。
從這個角度來說,今天花三十五萬兩銀子很值,首先至少養活了大明一些百姓,其次也有一些海上武裝力量,最終呢,也許可以嘗試一下那個目標。
也正是因為朱厚照的思緒延伸到如此遠的未來,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