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3章 深化、神奇與海上武裝,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很少,大部分是200萬多一些,所以接近兩倍的增長的同時還甩掉一大批貪官,這個事情就有做下去的基礎。
至於顧左又說的那些上千名官員如何反對,朱厚照也有這樣一個心理準備。
不過既然顧左要前往揚州,此事倒也不必急於這一時,
並且楊一清也要進京了,朝廷在此時的重頭戲是對於正德元年的目標如何制定。
除了楊一清,周尚文也奉旨進京了。
朱厚照覺得,既然是朝廷的大討論,那麼武將也要有聲音。
其實最近京裡的人多了起來,各地官員本就有進京議政的職責。
像毛語文、王鏊、王守仁等陸陸續續都回到了京師。
在這當中,福建布政使豐熙又給王守仁報來了一個出人意料的大事。搞得朱厚照都覺得此人是不是有什麼神奇的能力。
事情緣由倒不復雜,去年開海後,正德元年一開始,各地先前支援開海的沉默大多數開始使力,像浙江有梅記以及依附於梅記的幾個大商人準備聯合出海。
福建呢?
福建在王守仁的帶領下進行了另一波的騷操作。
所謂丘陵地區多山匪的說法,確實不假,但王守仁大抵是剿匪剿出了威名,自從佛豹山一夥山匪被他三下五除二收拾了以後,
他的大名在福建的山窩子裡是傳開了,以至於他真的宣佈到哪個地方剿匪,那個地方的人就自動投降了!
當然,這也和他善待這些山匪分不開緣由,在他看來,山匪都是一戶一戶的百姓之家中出去的。
在此基礎上,王守仁粘合了一眾山匪的頭兒,這幫人中願意出海的也都按照原來的習慣的‘組織關係’按部就班的幹活兒,而且他們幹起了老本行!
原先山匪是劫路上財貨的武裝力量。現在他們要去海上!
王守仁於是向豐熙建議,他覺得開海以後大明的貨船必定到處往來於海上,這個時候倭寇就是一種威脅,所以做了個大膽的建議,即正式的招安這群山匪,並且允許他們在海上行動,其目的當然也不是劫貨,而是要對抗倭寇,保護大明的商船!
當然,這就需要經費了,王守仁並沒有多要朝廷花多少錢,他首先是提議朝廷,免除這些人所要在市舶司繳納的准入制的一筆鉅額費用,其次是希望朝廷能夠允許他們也做海貿生意,並且對各項稅收進行一定程度的優免。
豐熙覺得此事重大,所以毫不猶豫的一封奏疏就送到了京師。
朱厚照看到之後如何不驚?
這個王守仁是什麼套路,一個參政就給他拉出一個海上武裝是吧?這還沒多大官呢,真要給權力是不是得稱霸南洋。
這個事不小,朱厚照得仔細考慮一番,按照道理來說,把國內的一幫亡命之徒弄到海上去折磨倭寇,這本沒什麼不好。
可涉及武裝力量,此事得慎之又慎。
王守仁是從一個地方官員的角度,希望朝廷能儘可能的同意他的建議,於是乎儘量的不讓朝廷花錢。
但是朱厚照作為皇帝,他知道,有些錢是不能夠省的,哪怕勒著褲腰帶也要供。這幫人真的去了大海上撒野,不拿你的錢、不端你的碗,等到你要用的時候,他認不認你?
朱厚照按著一封寫好的聖旨陷入沉思,上面是王守仁的調令,本來他糾結了許多天已經想了好。但看到豐熙的奏疏後思量再三,他還是把東西叫給劉瑾,“先收起來吧,日後需要時再拿。”
“奴婢遵旨。”
朱厚照邁步走出了乾清宮,扶著白玉欄杆,吹著二月的春風,他忽然想明白了一個問題。西北不需要王守仁,因為有楊一清,大明的某一個省也不需要王守仁,它們本來也還將就。
但是東南需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